广州东濠涌治水之后将会有怎样的效果?浑浊、油污、沉淀物堆积的河床会否改变?水质能否重返“可以打鱼、下河游泳,河里还有青蛙”的效果?
3000米护城河东濠涌在经过护城、泄洪、排污后,今年6、7月份将重新恢复它的河涌功能。整治后的河涌水质究竟能有多大改善?能否出现整治规划中的“可亲水叹阳光”的效果?
越秀区环保局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东濠涌南段补水将通过引珠江水净化后补入河涌,东濠涌的水质会比珠江水质更好一些。而如何保证进入河涌的水没有被污染?这与污染源的控制有关,在东濠涌引水换水后,将对东濠涌全线实行24小时动态监测,确保不新增任何排污点直排入东濠。
东濠涌水质现状属于劣五类
连接麓湖而直达珠江的东濠涌,自古就承担着为广州城护城、泄洪的功能。直到民国前期拆城墙、筑马路,东濠涌才失去护城的功用,但还保持着排水的作用;至今,东濠涌承担着广州市内的主要排水渠道。
然而,由于城市排污量不断增多,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东濠涌,如今的东濠涌在人们的眼里已经成为了臭涌。广州志愿者环保总队“乐水行”小组成员曾从东濠涌入珠江口出发一路取水、检测,对其水质进行专门的调研,东濠涌沿途设置的10个取水样点的调查报告显示,除了麓湖附近的水基本上无气味以外,在东华西路与中山三路区间的中间段,水样刺激性气味较浓;在全球通大酒店、东华西路水质最为浑浊,油污、沉淀物大量堆积。据了解,目前监测到的东濠涌的水质为劣五类,属于水质最差的一类。
整治后东濠涌水质会比珠江水更好
据了解,今年亚运会前完工的东濠涌整治前期工程,主要是对东濠涌南段实行清淤、截污、补水。待整体清淤后,东濠涌南段计划在江湾桥附近建设补水泵站,从珠江取水至东风路,实现水循环,并预留中北段综合整治的基础设施。目前,补水泵站已经开建。
根据规划,亚运会后,中北段河涌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开展沿线截污、雨污分流工程,进一步调水补水至麓湖,并在麓景路选址建设补水净化厂,对抽取的珠江水进行水质净化,将周边区域的污水处理再排入东濠涌。按照规划,未来在东濠涌沿涌,市民可放心亲水,不再怕水脏皮肤痒。
越秀区环保局方面介绍,珠江水引入之后将实行净化再导入东濠涌,并与珠江水实行“净化—循环”,总体水质会比珠江水更好。但同样也将受到城市排污、气候变暖致水体营养化、水体流动性弱等城市湖泊面临的共同问题。
补水后如何保证水质不恶化?
大量城市湖泊现象表明,受气候变暖、城市排污、水体流动性弱等因素影响,城市内水系河床越来越面临着污染严重而水质变差甚至干涸的现象。东濠涌在“重金”治水重返清清河床之后,将怎样保证它的水质不进一步恶化?
对此,越秀区环保局方面表示,要保证进入河涌的水不会被污染,与污染源的控制有关。目前根据东濠涌整治工程设计,所有东濠涌沿线的排污单位将全部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纳范围,这样就确保了东濠涌沿线将没有一例直排入涌的排污口。在这个基础上,越秀区环保局将对东濠涌沿涌全线实行24小时动态监测,查到一例新增直排排污口就立即关闭,同时,将建立年审制度,对沿涌的排污单位进行年审,对于排放浓度超标的排污单位将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及双倍处罚金,并督办其整改。
据介绍,从2009年到目前,已关闭东濠涌沿涌8家不合格排污单位,到东濠涌治水工程完工前,不合格的35家排污单位将全部督办整改完毕或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