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湖北省武穴市通过严把环境准入关口,有效控制了污染增量,促使项目投资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事实证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谁转变得早,谁就收益早;谁转变得好,谁就收益多。抓住了环境保护,就抓住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要害和出路。笔者认为,结合武穴市实际,抓环保促转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必须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要认真落实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把关,坚决管住新上项目,对未批先建的项目进行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坚决不予审批;强化环保验收管理,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验收的环境监管。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验收管理程序;着力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分期分批清查“十五”以来审批的所有建设项目,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审批的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情况,集中整改突出问题;切实落实绿色信贷、绿色税费等环境经济政策,尝试开展环境责任保险试点,运用经济杠杆控制污染增量。
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污染减排。深入推进结构减排。继续加大淘汰关闭落后产能的力度,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责令停产或者关闭,防止已关闭的黏土砖厂死灰复燃,巩固二氧化硫减排成果。深入推进工程减排。全市已经建成的治污工程必须按要求长期稳定运行,确保达标排放。深入推进管理减排。要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联网工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环保后督察,对不能达标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确保重点排污企业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环保手续合法化、设施运转正常化。
必须科学划定本地区功能区划。在编制武穴市“十二五”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把环境影响和资源承载能力作为最首要的因素来权衡,依照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差异,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功能。区域功能定位后,要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对现有的园区、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以减少工业污染,优化生态环境。
必须抓好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办法的转型。尽管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在干部政绩考核上逐渐减轻GDP比重,但是唯GDP论和财力论仍然很有市场。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对现行的考核办法从根本上进行修改,真正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作为硬约束,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
必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对于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关停的企业,应当给予资金补偿,落实转移支付等扶持政策;对于转产或者技改项目,应当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或者补助。同时要严格环境执法,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大范围推广和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