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城变枯城,如今全没有古时候的模样,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还有日益严重的沙漠化,使得村名不得不迁徙。
甘肃古城变枯城如今全没有古时候的模样(组图)在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像永泰古城这样因为生态日益恶化而遭到废弃的村庄还有很多,大量的人口因此离开祖祖辈辈生活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村,去另寻环境适宜的陌生地谋生。
每到傍晚,永泰古城外,牧羊的人们都会从祁连山上将羊群赶下山,排队从一个破旧的城楼门子里进城。这座明代古城,现在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在上世纪50年代村里还有30多个姓,1300多人,到2013年9月只剩下100来人。
连年干旱之后,村里的年轻人搬到有水的地方去住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古城文保员李崇仁说。今年63岁的李崇仁是永泰小学校长,前几年退休后,担当起了文保员和旅游宣传员。李崇仁是永泰古城的老住户,在他小的时候,永泰城内有许多古树名木,城墙外面有护城河,城后面的松山上还是大森林,当时人们还在山上砍柴。几乎最近20年时间,山上的树也被砍完了,再后来由于连年干旱,树也没再长起来。
甘肃古城变枯城如今全没有古时候的模样(组图)在李崇仁的记忆中,古城变化最大的是气候。“这几年从9月份开始,直到第二年5月份,几乎是大风不断,近年来风沙更严重了。”李崇仁小时候永泰城的风沙从没这么大。“其次是雨水少了,我小时候古城雨水好,村里种的庄稼能长一胳膊长。近年来几乎不见雨,种的庄稼只有一尺高。”
永泰古城周围近几十年来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不断恶化的环境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大约8年前,政府将黄河水用水渠引到了离古城10公里的地方,并鼓励古城的人们搬迁到水渠边的移民点居住,几年间许多人陆续搬走,这里的人口从1000多人锐减到100多人。
在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像永泰古城这样因为生态日益恶化而遭到废弃的村庄还有很多,宁夏西海固腹地的海原双河乡八斗上套脑村也是其中之一。从秦朝时起,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往这一带移民,充实人口,以拒外敌。此后,各王朝均迁民于此。但移民现象如今发生了调转,人口不再迁入,而是纷纷迁出。这个几年前还是几十户人家的大庄子,如今只剩6户人家。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生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