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有效的加强青岛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保障农村人口饮用水卫生安全,2012年初,青岛市卫生监督局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了2012-2013双年度卫生技术合作项目——“借鉴东部地区经验探索西南地区饮用水安全监管对策研究”。两年时间里,在专家组、调查人员、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摸清青岛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并通过有效卫生干预,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建设,总结探索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模式,让当地农民喝上了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建设逐步辐射到更多的乡镇。这一模式同时也被项目合作方广西地区部分县市学习借鉴,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示范点建设中受益,当地水质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大为改善。
项目启动后,市卫生监督局与开发区、莱西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同组织专家组、调查人员、执法人员,对当地农村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水质检测。选取在青岛市有代表性的开发区、莱西市作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状况调查样本地区,每个地区选择1家乡镇级集中式供水单位、2家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10个分散式供水点作为水质调查监测点,对上述供水点开展丰水期、枯水期饮用水卫生监测调查。通过采取实地勘验、信息收集、数据采集和数据对比等措施,在全面调查摸清样本地区村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范围、覆盖人口数、饮水消毒处理方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现状等基础上,对调查中发现的风险点运用WSP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使调查分析做到了科学性、前瞻性、准确性和务实性相统一,实现了动态干预管理的科学有效、切实可行,掌握了水质卫生状况。
为改善当地水质卫生状况,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第一期4个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建设工作。通过专家组对水质数据的分析,在水源地防护、消毒设施运行等重点环节进行指导改造,并通过属地化管理,责任到个人,加强了当地农村饮用水卫生检查员的巡查力度。市卫生监督局对示范点建设供水范围内的人口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腹泻病病人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卫生干预效果明显,腹泻病等水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当地农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建设得到了开发区、莱西市当地政府的支持,开发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将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列为2013年地方政府办实事之一,投入30万元资金改善了8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基础设施。莱西市为辖区两个村庄自建集中式供水免费安装了消毒设施,配备了消毒药品,开展了水质检验,使当地群众喝上了卫生安全的饮用水。目前,上述两个区、市正在进行动态跟踪和经验积累,拟在进一步予以推广,带动辖区农村饮用水监管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将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经验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市卫生监督局结合项目成果,先后出台了《青岛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规程》、《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常见问题的监督意见》和农村饮用水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等规范性制度,对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的移植和推广建设起到了有效推动作用。
由于青岛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示范点建设工作干预管理科学规范、效果显着,省内其他地市和广西地区先后进行参观考察,并在全省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中予以介绍推广。示范点建设工作同时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司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青岛把提高项目的执行率与深化医改、促进工作紧密结合,成果产出对于帮助政府决策、推动行业卫生标准的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