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分质分类供水战略首府供水现状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当前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地下水资源超采、城市安全供水存在隐患等问题,呼和浩特市提出了分质分类供水的战略思路:通过调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用水结构,形成工业及城市用水使用地表水和再生水,居民生活使用优质地下水的供水格局;满足城市居民的高品质用水需求,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具体配水方案为,经处理的黄河水大部分用于城市工业园区,少量进入城市中心区用水主管网;部分未经处理的黄河水用于生态环境用水;地下水只用于居民生活;再生水用于工业及生态供水。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资55亿多元,完善或者新建五大引黄配水专线工程、五大安全供水保障工程、六大再生水系统工程、若干小区分质供水工程,届时,80%的老百姓可以喝上地下水。
引黄供水专线开始施工10月16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G6高速塔利村段北面大青山南坡生态治理供水工程的施工现场。工程项目负责人张文伟介绍称,这里引黄水源供水管道的施工正在分段进行,整个供水工程计划2014年年底完成,到时候,长28.4公里的供水管线,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日,将完全满足大青山南坡150平方公里的绿化用水。而水是从金河水厂引入的未经过处理的原水,是黄河水的初步沉淀,不能饮用,正好用于绿化。
据了解,除了大青山南坡生态治理引黄供水专线工程外,十二五期间,首府还将建成四大引黄配水专线工程确保地下水、黄河水分类供水。它们运行后,可保证34吨/日黄河水用于工业和城市用水,6吨/日经深度处理后,进入公共管网作为补充用水。据了解,这4条专线分别是:沙尔沁新区引黄供水专线工程、鸿盛园区引黄供水专线工程、金川南区引黄供水专线工程、金桥工业区引黄供水专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