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进入“内外并举”攻坚阶段
治理滇池,我们一直在努力。本报记者周明佳摄
从今年7月起,滇池治理要由主要处理湖外河外增量污染源,转向主要处理湖内河内存量污染源;由主要处理外源性污染,转向主要处理内源性污染。昨日,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池治理指挥部政委仇和在会上表示:“这意味着,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全面进入‘内外并举’的攻坚阶段。”
滇池治理转向控源减污
昨日,昆明市召开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暨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第三次会议,总结去年市域及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市域及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同时,与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现场签订目标责任书。
据了解,今年的滇池治理工作,核心是控源减污,目标是提升水质,以水质状况倒逼整治,实现由单纯抓杜绝增量污染,向杜绝增量污染和减少存量污染并重转变。
年内,要确保全面完成滇池治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全面完成滇池流域“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全面实现滇池流域工业污水、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农村面源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和达标排放;全面实现35条入滇河道稳定达标,滇池草海及外海水质改善。
上半年污水100%进管网
今年,昆明将在做好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抓紧编制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据悉,昆明今年的任务将再加码,尽快实现环湖道路竣工通车,环湖截污主干渠闭合通水;加快实施清水海调水和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继续推进36条出入滇池河道综合整治“158”工程,将河道整治工作拓展延伸到支流、沟渠等。上半年,要确保实现滇池流域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全覆盖,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100%进管网,城镇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利用设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水进入湿地。
据悉,为有效遏制偷排偷放的违法行为,昆明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查重处违规排放、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对违法排污的企业,永久退出昆明市场。试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实行“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生态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