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岸上的污水不流进河里,黑臭水体整治才能长久见效。昨日从市排水管理处获悉,我市与黑臭水体整治同步进行的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开展已有一年,通过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规范排水行为,为我市黑臭水体整治顺利实施筑牢基础。今年以来,这项工程在按计划继续推进并不断优化。
去年全市完成6条黑臭水体整治的同时,创建了113块排水达标区,完成了1369块排水达标区的复查。今年我市将整治许溪河、河埒浜等10条黑臭水体,同时在这些河道周边新创建117个排水达标区,完成1369个排水达标区的复查。截至上月底,83块新创建块面和858块复查块面的建设、复查已经展开。滨湖区正在对今年计划整治的钱家桥浜、河埒浜的周边排水区块进行复查。新吴区梅西河正在进行河道沿线排水达标区“四位一体”排查工作。
“只有管住了污水,才能保证河道整治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因此黑臭水体整治需要与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保持协同一致。”排水管理处负责人说。去年完成整治的芦村河支浜许湾里河仅100多米长,附近却有300多户私房居民。生活用水直接入河,是导致这条河黑臭的一大原因。许湾里河整治开始时,周边铺设起了污水管道,将居民的生活污水全部纳管。此后该河的清淤、沟通水系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整治效果有目共睹,沿岸居民也不用担心黑臭回潮了。据悉,铁树桥浜等片区新创建排水达标区的相关工作也会与河道整治协同进行。
我市在去年3月颁布并实施了《无锡市深化排水达标区建设工作方案(2016—2020年)》,一年来经历了种种困难。比如创建区域面临建筑密集、地势低洼难以铺设管道,已建成排水达标区存在污水管堵塞、渗漏,雨污管混接等问题,而商品住宅小区排查却难以深入。我市市政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复查比新建难度更大,更需要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是一项良心工程,但有的地区却把排查工作分给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的街道、社区,这样会使问题难以查清,更难得到有效整改。”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一年的建设中相关工作也在不断优化,比如新吴区探索出了测绘、监测、排查以及问题整改设计“四位一体”工作方法,成效显著。今年梁溪区、锡山区将借鉴这一方法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此外,我市还将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验收评估、评分进行考核并进行长效管理,目前已在梁溪区、滨湖区开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