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郭富收通讯员刘晓军)郑州北部建成了首个“人工湿地”,表面看和普通农村水塘没啥两样。实际上,它不用电,不用投料,生活污水经过这里过滤净化后,排出来的水可以浇地、养鱼,相当于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
这片小型的“人工湿地”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曹村坡村北,面积400平方米左右。
“曹村坡136户人家的厨房和厕所都安装了下水管道,污水集中流向人工湿地。”张佳说,通过管网收集的污水,经由500毫米的卵石层、沙土黏土层进行第一次过滤,之后,进入第二层生物净化,三层净化后接下来的水流入干沟,可供村民农田灌溉。而且,可以日处理污水约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