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5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已连续10 天失守 28.0米的水位橙色警戒线。这意味着随着春旱的发展和春灌的展开,济南系列名泉将再度面临停喷困境。当“节水保泉”再度成为焦点时,记者发现,一度大力倡导、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中水利用仍面临诸多难题。
一年洗掉4个大明湖
一把高压水枪接上自来水,再加上几块毛巾,这就是目前不少中小洗车店的主要装备。一些洗车店设施十分简陋,洗车时往往使用大口径喷头,这些店虽然门脸小,但生意却不断。在二环西路附近的一家洗车店,只见洗车工人将水管接到自来水龙头上,水流经过气泵装置从高压水枪中喷射出来,洗一辆车大概需5分钟。短短几十分钟之内,该店先后接了5辆车的生意,成吨的自来水就这样流失了。
据济南节水网显示,截至2009年底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有110万辆之多,以高压喷枪洗车办法来计算,平均洗一辆小轿车的用水约60 升,即使按每周清洗一次计算,平均每天的洗车的用水量就在1万吨左右,一年可以洗掉4个大明湖。
管网建设成最大障碍
在泉城公园中水处理站,原本浑浊并散发着异味的污水,经过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的多道净化关卡,变成了无色无臭、可利用的中水。工作人员介绍,该站是山东省首次将生态处理概念引入中水处理,通过这一途径,公园内的植物浇灌、人工湖用水等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
从济南市中水利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泉城公园的中水处理站仅仅起到标杆示范作用。济南市水质净化厂日处理约60万吨污水,基本上都可以达到中水标准。“而实际情况是中水利用难寻‘婆家’,由于缺乏输送中水的管网,处理后的中水绝大多数都排入了小清河,真正循环利用的所占比例很小。”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从水质净化厂获取中水的只有天桥区清扫大队,但因为没有送水管网,主要靠洒水车直接进厂拉水。
由于中水管网建设的滞后,济南多数小区居民冲厕也用饮用水级别的,用自来水冲洗马桶,大量的清洁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人们为何将价格低廉的中水弃而不用,却选择价格昂贵的自来水?
中水回用是一种新兴产业,因此长期以来有自来水的上水道,有脏水的下水道,却没有中水管道。使用中水,必须另开管道将中水引入各家各户,无形中给用水单位和居民增加了一笔开支。这也成为制约中水使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算账:1吨中水只收1元左右,比自来水便宜,但如果花钱接中水管道,花的钱却比自来水水费贵多了。算来算去,绝大多数单位都打消了用中水的念头。即使是正在建设的小区,开发商也担心建设中水管线,增加了盖房的成本,会影响房屋的销售。某楼盘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将污水处理到可回用标准,每立方米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投入至少五六元钱。于是,在种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下,中水销售一再搁浅。”
除了投入成本高,实施再生水供水管网铺设难度较大,是制约管网建设的另一原因。铺设管网,需进行道路开挖埋管,办理相关手续难,且涉及道路开挖恢复费等各种规费,建设成本高;同时公共地下空间有限,难以合理安排再生水管道管位。据了解,目前已建成的比较成熟的管网,主要就是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铺设的一条直通黄台电厂的管道。将来该管道输水后,每天可使黄台电厂少抽地下水8万吨,这对保泉来说,意义重大。
提高水价或成关键
中水利用难,其实就难在一个“利”字上,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洗车店老板,如果使用中水比使用自来水更经济实惠,那么利用中水将更容易成为自觉行动。有专家建议提高自来水价格,与中水价格拉开距离,为中水利用提供空间,提高的部分再由政府进行货币补贴。但水价的变动牵扯着各方神经,政府对提高水价慎之又慎,而且高额的补贴费用难以承担。
虽然政府补贴一时难行,但济南已经着手实施从源头上杜绝水资源的浪费。记者从济南市节水办了解到,新建建筑在项目报建的同时要审批用水计划,审批节水方案与设计,必须安装节水型卫生器具,这样就从源头上杜绝了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用水器具。对建设项目进行前置审批,新上的各种项目,包括小区、宾馆等在内,必须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施工、备案。如果哪家单位擅自停用中水设施,就会受到相应处罚。
此外,今年省城将在全市新建18 个中水站,并对工商河等中水站进行改造,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加强污水处理厂、中水站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对工商河、东泺河等3座中水站实施改造,建设物业管理学院等5座中水站,大幅度提高省城中水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