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城中村污水处理试走新路
本报讯(通讯员钟兆盈记者杜悦)原本500吨/日外排的养鱼废水被循环利用了,进入雨水管的洗涤废水净化后再排河道,康桥村社区和瓜山村找到了污水处理新途径,待试点成熟后,将会在其他城中村推广。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周边的乡村也日渐纳入都市概念,但污水排放一直是个难题,拱墅区环保分局结合半山整治工作推进,尝试走出一条“城中村”污水处理的新路。
康桥镇康桥村社区是第一个试点。这个“城中村”里有一片43亩的鱼塘,鱼塘的取水来自运河水系,用过之后排入运河,养殖废水排放量每天约500吨。而这些废水中还有饲料残留、鱼类粪便,富营养含量很高,影响运河水质。
去年秋,康桥村社区与浙江工业大学等合作,率先开展渔业养殖废水回用试点,在鱼塘附近建起了一块3亩大的人工湿地,用水管和各水塘相连。本该外排的废水经水泵打入到人工湿地,经过一系列物理吸附、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处理后,再进行充氧爆气机充氧,输回鱼塘。
从今年1月开始,原本一周要从运河抽两天的水,现在就不用再专门抽水了,只是偶尔补补因自然损耗掉的水即可。养鱼废水不排运河水系了,既保护了环境也节省了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