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以来,巴中市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中,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规划、乡村组织、农户自愿、广泛参与”办法,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取得了显著成效。1至6月,全市累计投资3980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工程690处,解决了7.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6%。
据市水务局副局长蒋吉发介绍,为解决好饮水工程建设中首先面临的水源选择问题,水务部门认真做好水源可靠性论证,大力倡导利用保证率高的地表水,优先选择水库水和水质较好的河水、山泉水。在一些地方,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一调度,优化配置,保证充分利用好优质水源。积极推行集中供水模式,在新建的690处饮水工程中,场镇供水占 376处,解决了近4万人的饮水。
水务部门近年来还采取果断措施切实加强水库水质污染综合治理。一是全面禁止、取缔施肥养殖,规范网箱养殖,倡导和推广健康生态养殖;二是加大治理投入,争取各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将水库治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加强督查督办。同时,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抓好纳污总量控制和排污口设置审批,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为确保供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由专人负责水质监管,分散供水工程由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进行定期消毒。据统计,全市集中供水工程的专业监管人员已有480余名,年清洗消毒费用投入超过180余万元。为进一步强化水质监测,在项目实施前,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对工程水源水质进行严格检测,工程建成后再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饮水安全。为建立完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体系,在供水总站建立了县(区)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