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任务,布置落实,指定责任人,立下军令状,确保创模指标保质保量完成。这在青海省西宁市(区、县)有关部门随处可见。今年是西宁市的创模冲刺年,全部工作已进入倒计时。
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规划,西宁市今年将重点加快青海华电、桥头铝电、宁北铝电等燃煤火电机组和祁连山水泥、青海水泥等企业的脱硝工程建设,完成西宁特钢烧结机脱硫工程建设,加快机动车黄标车淘汰工作,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
西宁市还将加强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加强在线监测,确保达标排放、规范运行。启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实现农业源污染减排。
西宁市将继续开展湟水河水污染综合整治,消除湟水河干流及支流排污口,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测控”,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小峡口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
为此,西宁市将在今年做好115个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快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同时,西宁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湟水河(西宁段)干流、支流断面水质评价体系,落实环境质量区县负责制。
为提高市区环境监测质量,今年,西宁市将重点加强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升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区域环境质量和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家和青海省政府要求,西宁市将推进细颗粒物(PM2.5)监测工作,制定PM2.5监测布点方案,补充完善现有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PM2.5监测设备,实现PM2.5监测纳入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与国家、省联网运行,确保年内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此外,西宁市还将在年内完成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的基础上,完成西宁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和青海省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并实施中星化工有限公司搬迁升级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