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侯小健 实习生曾莎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海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已完成。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农业厅和省统计局近日联合发布了我省污染源普查公报。全省普查对象总数27646个,其中,工业源2219个,农业源16239个,生活源9160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8个。公报显示,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各类普查对象之首。有关专家称,加快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控制水污染物排放迫在眉睫。
《公报》显示,我省各类源废水排放总量11.35亿吨,废气排放总量1310.58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化学需氧量18.18万吨,氨氮1.20万吨,石油类0.44万吨,重金属(镉、铬、砷、汞、铅)0.21吨,总磷0.44万吨,总氮4.30万吨;二氧化硫2.78万吨,烟尘1.25万吨,氮氧化物3.49万吨。
据省污染源普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活源普查对象为9160个,其中,住宿业1106个,餐饮业4754个,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业2408个,另有洗浴服务业、摄影扩印服务业、城镇居民生活源等,。《公报》显示,我省生活污水排放量2.48亿吨。生活源废气排放量为19.04亿立方米。生活源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0.16万吨,总氮1.47万吨,总磷0.12万吨,氨氮1.13万吨,石油类(含动植物油)0.44万吨。专家分析称,生活污水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居各类普查对象之首,原因是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