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现在可直接喝了。”丹江口水库上游黄龙湖渔民黄斌从湖中心舀起一瓢水就倒进嘴里。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破土动工。10年来,在生态立市的战略下,水源地十堰市绿色创建的步伐紧锣密鼓。
森林面积1948万亩,全省第一;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二,绿地率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三;拥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居全省之最;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47天;所有集中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退耕还林山地绿
记者近日驱车前往汉江两岸,已复绿的山体层峦叠嶂,美景如画;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马家岗村2组库区沿岸,一场植树造林运动正在紧张进行;在郧十一级公路两边,工人师傅们正在对裸露山体进行客土喷播……
“自2000年起,十堰市就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9年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累计退耕造林216.1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02.2万亩,荒山造林113.9万亩。”十堰市林业局局长柯大成说。
2011年,十堰启动百万亩茶叶基地、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百万亩核桃基地等绿色工程。
“山地都绿了,水自然变清了,空气也好了。”走在十堰百二河四季常青的岸堤边,市民庹民理说。
“虽然每年在城区有一些工业开山项目,但随着植树造林的不断增加及农业绿特产业的兴起,近些年来十堰森林覆盖率一直在稳步增长。”十堰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张敏说。
为了山体复绿,前不久,十堰市还专门召开了一次现场会。十堰市委书记周霁指出,十堰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亮点也是生态,我们必须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理念,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文明,让优势更优、亮点更亮,推动十堰转型跨越发展。
现场会上,十堰市又安排1亿元修复区域生态。
通过努力,十堰在生态资源建设和管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十堰现在的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率、森林覆盖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4.72%,在全省名列前三,对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治理河道水质清
近几次监测数据显示,十堰市官山河、犟河水质开始发生质变(其中官山河由过去Ⅳ类变成Ⅲ类,犟河由过去劣Ⅴ类变成Ⅴ类),这是十堰河道治理初见成效的例证。
去年年底,在没有资金来源情况下,十堰市不等不靠,编制出汇入丹江口库区的神定河、泗河、剑河、犟河、官山河5条不达标河流治理方案,采取“一河一策”和“河长制”等措施,全面开展治理工作。
目前,5条河治理已完成投资3.8亿元,完成河道清淤57.7公里、470.05万立方米,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60多公里,人工湿地20多个。
为了给5条河流深入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今年8月,十堰市环保局抽调5名精兵强将承担了《丹江口市库区上游十堰控制单元不达标河流综合治理方案》。11月29日,方案在北京通过七部委组成的专家组评审。 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感慨地说,在北京大学环资学院的参与配合下,市环保局首次承担这样“重量级”的国家编制规划并一举成功,可谓是小马拉大车,路遥知马力。
今年,十堰将75家企业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将150家重点企业纳入网格化管理。谈起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冯安龙指着局门口张贴的《十堰人民政府“清水行动”通告》说,今年7月16日,十堰市正式启动“清水行动”,全面开展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填埋场专项整治、排污口与河道垃圾专项整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专项整治、破坏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等5个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十堰市“清水行动”已完成两轮专项执法,共对48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对10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挂牌督办,累计罚款420余万元,营造出环境执法监管的高压态势。
招商选资环境优
今年12月初,时任张湾区环保局局长鲍伟(现任十堰市环保局副局长)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他感慨地说,在张湾区,环保是招商的“门槛”,招商受环保的约束。他介绍说,2010年6月,张湾区环保、审计、发改等十部门负责人集聚一堂,采取实名制投票方式对拟入驻园区的19个项目进行集中会审,最终确定了德力西、东风征梦、上海弗列加等13个项目入驻园区的“优先权”。
在郧西县,孤山电站、夹河关电站、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记者看到,一系列水电能源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
据悉,郧西大批重大项目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其中有36家生产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水泥、建材、黄姜生产和黄金开采企业被关闭。
“过去都说是招商引资,现在是招商选资。一字之差,体现的是发展理念的转变。”郧西县委书记胡俟说。
招商保优何止在张湾、郧西,十堰市各县(市、区)招商过程中都在着力打生态牌,招绿色商。
竹山县围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态矿产、生物医药、生态旅游“两绿三生”产业,依托邓坪农产品加工园等六大园区,以大项目为龙头,实施集群式招商。
竹溪借鄂西北国际商贸物流园奠基庆典举行“走进绿色竹溪”商务对接活动,使武汉人福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优质项目相继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