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水哗啦啦”的自然美景不久将会重现。1月6日,记者从市质监局公布的《太原市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中了解到,到2015年,太原市地表水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代表作”将是汾河及其支流实现清水复流。
太原市质监局在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太原市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3——2015年)》,日前已经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行动计划》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方面进行了任务分解。重点指标为到2015年末,实现全市产品质量合格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每年山西名牌数增长率为10%,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不少于5个;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80亿元,实现翻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优良率达到40%,力争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游水平,进入北方城市先进行列等。
令人瞩目的是,在提升环境质量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太原市地表水环境要得到根本改善,汾河及其支流实现清水复流,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记者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到,在汾河及其支流实现清水复流方面,目前明确的项目是“汾东水系清水复流”工程,该工程涉及多条汾河一级支流,如北涧河、北沙河等,省水利厅已经批复了设计报告。“汾东水系清水复流”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洪、河道蓄水美化和生态修复、岸坡绿化等。以北涧河为例,其堤防将拆除重建,采用花池式生态护坡,坡面采用乔、灌木及草皮绿化;河道内则要实施蓄水工程,蓄水面积6.9万平方米。北涧河蓄水水源为汾河景区蓄水池,入汾口为湿地景观。1998年,太原市实施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建设了汾河景区。汾河景区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2002年5月,联合国人居署授予汾河景区“2002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汾河及其支流实现清水复流后,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亲水的本性,也能提升流经地区的品位,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