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自来水中持续异味的“元凶”久查不明,使人们更多关注我们的生活饮用水是否安全。昨天,在省人大对九溪自来水厂的视察中,杭州市水务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厂的水“合格不敢保证,但肯定是安全的”。
为什么说是安全的却又不敢保证合格,合格又该合乎哪个标准?
“安全应大于合格,目的是让公众对自来水放心。”绿色浙江环保组织水保护项目部部长申屠俊说。
生活饮用水应无色、无异味
我国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1985年的旧版国标相比,新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即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在卫生部网站上,对生活饮用水有这样一个明确、详细的要求:“感官性状良好: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无肉眼可见物;流行病学上安全: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检查的指标也很严格,从原来的35项提高到106项,比如新增了毒理指标,增加了农药、消毒剂等及其副产品的检测,增加了蓝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微生物指标的控制要求(蓝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很易引起肠道疾病,一般消毒方法很难全部杀死)。
另外,新增了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申屠俊说,余氯是自来水检测中的常规指标之一。用液氯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是国内外常用的方法,但在对水源进行消毒的同时,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新国标中,消毒副产物也在控制指标之内。
总的来说,这份标准与世卫组织的水质标准接轨,与世界上最严的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
如何知道饮用水是安全的?
记者从杭州市水务集团了解到,集团2008年就具备了新国标106项检测指标能力,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前列,到2009年,杭州的出厂水已通过全部项目评测。
2011年,杭州水务集团下属的南星、九溪、祥符、清泰四家水厂,出厂水水质新国标合格率均为100%。另外,杭州每天都会对九溪、南星等水厂进行原水检测,就是在取水口上游1000米和下游500米范围内沿线巡检,对原水水样进行18项指标分析,并在取水口设置生物预警养鱼池,一旦水质出现问题,鱼儿就会“报警”。
但达到了新国标,是否意味着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就安全了?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浙经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李根美就对此提出疑问,“我如何知道这些水饮用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