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府正在做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有36个州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将面临水源短缺问题,一些州正在开发我们的海洋,试图使其淡化以提取满足我们需要的淡水。美国国内针对重要的海水脱盐处理、淡化海水等研究工作,设有相应的研究基地——坦帕港海水脱盐工厂,该工厂是在出现很多问题后兴建的,最终以每日生产2500万加仑水的产量,提供着当地约10%的水源供给。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马萨诸塞州和乔治亚州也都慎重考虑兴建海水脱盐工厂。但是,一些评论家们称,这些工厂都是高耗能的,并且对海洋生物都是极为有害的。
一项潜在研究的一种海水脱盐处理平台或是系统的理念,于近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不仅是在美国,而且是全世界。“如此多的阻力和障碍想要阻止兴建并运行海岸海水脱盐工厂。”PBS&J公司工程师团队的资深副主任查尔斯.格里芬于四十年前,就已经设计出了一套水处理设备,这套水处理设备能使水处理变得简单易行。
在海面上,可从最佳的深度处,即海洋生物密度最低处萃取水源,然后回到海岸上的加工厂内,对其进行清理、除掉额外杂质、预处理等工作。此外,预处理后的海水经过再处理,将彻底被淡化,其残余物将被倒入海洋生物丰富的近海区。兴建一处海岸海水脱盐加工厂的费用,被期望能低于陆地工厂;陆上工厂将结束必须购买第三方能源的态势,海岸海水脱盐加工厂能在不涨价的情况下自产自销。
兴建海上淡化海水平台的想法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在印度已经建立了一处试验点,一家西班牙公司想建立一处借助风力提取能源的工厂,但大多数方法被调整并缩小至每日产额500万加仑甚至更小。水务标准公司提出了一项能更长远的发展计划,休斯顿水处理中心,旨在建立一套海水淡化系统(简称SDV),并实现产量15倍的增效成果,同时达到坦帕港海水脱盐工厂产量的三倍。海水淡化系统,固定在一英里甚至更多的海岸处,该系统将有效运用燃气涡轮予以产出能源,如果能有效提供,还可使用生物燃料。海水淡化系统将运用与坦帕港海水脱盐工厂同样的脱盐方法进行加工——反渗透技术,将海水倒入高压环境中,使其通过高密度复合膜以筛出其盐份。巡航舰(8万加仑每天)和军用舰(航空母舰:30万加仑每天)作为最基础的萃取海水的设施,几十年来一直惯于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技术。
评估水务标准公司海水淡化系统在加州的蒙特雷半岛水源管理区内是否可行的一位工程师马克.S.威廉森说:“看上去,这是可行的。但在确定几方面情况之前,计划是不能实行的。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认为建议者们很有可能低估了实施此计划的费用和调整的难度。其次,对海洋生物是否有伤害的调查也并没有被确定。”
水务标准公司表示,项目的费用和调整的难度早已充分估计到,要减少调整的负担,公司期望第一支船将能在以色列、澳大利亚、中国或是中东地区取水,因为那里有着巨大的用水需求,并且能更容易的得到政府的许可。公司还希望第一套海水淡化系统能在两年内建成。“并没有未经实验的环节存在,我们有技术方面的证明。”发言人盖尔.柯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