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7日,嵩明县嵩阳镇大营村上游水库入口漂浮着大量泡沫和死鱼。 本报记者摄 |
长期以来,随着嵩明大营村皮革行业发展,该村皮革加工厂排放污水严重污染了嵩明县上游水库的拦河坝,更糟糕的是,由于今年天气干旱,大营村旁边的龙院村不得不抽取污水来灌溉农田。这些污水灌溉后渗透到地下,进入到村民的水井中,直接威胁着龙院村600多户村民的身体健康。4月27日,记者赴嵩明县嵩阳镇大营村调查发现,上游水库拦河坝污染情况触目惊心,龙院村两千多口人间接饮用了这些污水。
皮革交易是经济命脉
大营村委会地处嵩明县嵩阳镇东北边,农户收入主要以皮张交易为主。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401.4万元,其中,主产业皮张交易总收入220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3.9%。
在大营村公路两边,有许多皮革收购点。村民说,这股腌制皮张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在村里已经弥漫多年。“上面有几家皮革加工厂,泡皮革的水流出来的味道比这个还难闻。”一位村民说,每天早上8点和晚上10点,皮革加工厂都会往排水沟里放水,乳白色的污水泛着大量白沫流进排水沟,就像淘米水,臭气熏天。大营村的这条排水沟,早已被污染得不成样子。
记者还了解到,去年3月6日,大营村红利皮革有限公司6名临时工在进行污水处理净化池清理时,掉入污水沉淀池,造成2名工人死亡,4人不同程度受伤。原因就是沉淀池里的水含有多种酸类、碱类和盐类化学物品。一家皮革收购点的老板说,皮革大多来自四川、贵州及瑞丽等地。生皮革收购以后,都要进行腌制,不然会变质,而腌制皮革则需要大量盐。记者看到,每张腌制好的皮革上均有厚厚一层白色食盐,皮堆里流出大量淡红色液体,径直流进下水道。
拦河坝臭气熏天
在距离拦河坝不到500米的排水沟边,一村民正在洗衣服。她告诉记者,皮革加工厂上游流淌的水很清澈,源头是村里的龙潭水,村民经常洗菜甚至挑水做饭,而就在皮革加工厂到水库拦河坝之间短短几百米内,水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游水库拦河坝位于大营村排水沟下游,紧靠公路,显三角形,占地十多亩,黑色的污水是从大营村排水沟流进后在这里沉淀的。记者看到,拦河坝内长满了各种水草,入河口水面上密密麻麻漂浮着各种塑料袋、包装袋。在拦河坝中,一位正在捞水葫芦的老人告诉记者,二十几年前,拦河坝是他们村子的水田,随着皮革加工发展,污水排进拦河坝后,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塘。
拦河坝与水库之间被100多米的坝堤隔开,拦河坝水位高出水库水位近两米,在坝堤上有两处决口和一个闸门。闸门将污水堵在拦河坝里,但由于闸门年久失修,密封性不好,碗口粗的污水直接经此排进上游水库。据了解,嵩明县上游水库位于嵩明县城东北方向,1958年4月建成,年供水量达3000多万立方米,对嵩明县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村庄无奈用脏水灌溉
龙院村紧挨大营村,而被大营村严重污染的拦河坝就是龙院村的一级抽水站。龙院村村委会主任余绍文告诉记者,平时村子春耕时节,村民可到村子背后的山冲水库引水灌溉,而今年因受干旱影响,山冲水库已经面临干涸,目前仅存水20万立方米。在此情况下,龙院村500亩烤烟和737亩水田灌溉用水均要从拦河坝里抽取。“自从大营村皮革加工业发展后,抽水站就成了他们村主要排污点,我们村是受大营村污水影响最严重的村子。”余绍文说,污水抽上来灌溉后,再渗透到土壤里,最终渗透到村民的水井中。
此外,在今年3月17日嵩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院村井水作出的检测报告中,记者看到20项检测结果中,有5项超标,其中浑浊度为6.6,超出参考值一倍多;细菌单位达1500每毫升,超过标准值15倍!
拦河坝里的一台大型抽水机,每天源源不断往龙院村农田里送水,水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大量的白色泡沫泛滥田间,水泥上留下一层白色污染物。龙院村村民蔡某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放学国家,经常到拦河坝里游泳、捉鱼,但现在那些美好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
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上嵩明县环保局后,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营村的污染问题早已经引起他们重视,而且一再要求皮革加工厂达标排放,据他所知,每家皮革加工厂都有污水处理设备。就目前严重污染情况,他表示会尽快派人调查。本报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