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通讯员 韩慧 张福超)封育保护、梯田整修、节水灌溉、村庄美化、污水处理……截至目前,昌平已有15条小流域得到了生态清洁型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200平方公里。
昌平在全市率先启动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出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通过封育保护、梯田整修、节水灌溉、村庄美化、污水处理、农路建设、沟道清理整治等工程手段,保护山区水源地。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响潭水库上游、十三陵水库上游、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成为昌平生态环境建设的亮点。
据统计,到目前全区已累计实施了响潭、碓臼峪、漆园、牛蹄岭、悼陵监、老君堂、王家园等15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累计实施封禁11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
今年,昌平区还将启动韩家台、溜石港、大石坡、羊台子4条小流域的生态治理,治理总面积4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