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深埋地下,河涌治污转战上游。
今年7月,京溪污水处理厂建成。它不仅为广州治水拓展了新的思路,也为后亚运时代高密度城市中污水处理厂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提供了借鉴方案。
日前,南都记者独家走访京溪地下净水厂,解密地下污水变清全过程。
污水厂藏地下 市民误为地铁站
广州中心城区的沙河涌贯穿白云、天河、越秀三个行政区,这条河涌的长度和治理难度都在这轮治水当中位列前位。
为了让沙河涌变清,治水部门决定在上游修建京溪污水处理厂,截流上游每天产生的污水。京溪地下净水厂位于天河区北部,沙太北路以东,犀牛南路以北,收集污水范围包括沙河涌左右支涌区域和南湖地区,服务面积共15.7平方公里。每天沙河涌上游地区10万吨污水被收集到京溪地下净水厂处理。
“很多附近的居民都以为这里是一片公园,还有的市民看到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以为是地铁站。”京溪地下净水厂相关负责人陈运进告诉记者,京溪地下净水厂周边是密集的居民区,受用地条件限制,京溪地下净水厂的占地面积仅有1.8万平方米,紧张的用地条件让他们向地下要空间。
据了解,如果按照常规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和设计,这片用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每年仅能处理1.5万吨污水,远远无法满足沙河涌上游每天10万吨的污水规模。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设计京溪污水处理厂的时候,突破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理念,将主体建筑和设施全部埋到地下,平均用地指标控制在处理每吨污水只需要0.18平方米用地,仅为常规污水处理厂用地的1/5。
#p#副标题#e#
每天产40吨污泥 送肇庆做肥料
京溪地下净水厂是我国首座全地埋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厂,建筑分为地表、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三个层次。
其中地面上分布的除了综合办公楼和少部分加料仓等设施以外,大部分是园林式的公园绿地,这里分布有凉亭、水池和树木,地下出入口也大都隐蔽在假山和办公楼内。
地下净水厂深度为15米,进入地下空间后,一座按功能区分组设计的污水厂就呈现在人们眼前。
贯通地下空间中轴线的是一条宽阔的地下车道,污水首先进入地下空间北侧进行初步处理,主要是两道格栅去除较大的漂浮物,然后再通过脱水环节将污泥分离出去。据了解,一天产生大约40吨污泥。这些污泥通过全封闭的运输车送到肇庆作为肥料。
经污泥分离后,污水将进入生化区和膜区进一步处理。污水厂的臭气一直是个处理难题。京溪地下净水厂由于大部分处理环节都埋在地下,在地面上根本闻不到臭气。
地下的各种处理池也都加盖密封,产生的臭气经密闭管道进入生物滤池处理,经过活性炭、生物吸附等多道程序,处理后的气体经过25米高的排放塔排入空中。
面条状中空膜 污水变成直饮水
京溪地下净水厂最精华、最关键的部分是采用了国际先进的M BR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膜池,在膜池内安装有大量膜组建,外形酷似细长面条的中空膜纤维管一排排垂放在反应池内,正是这一排排“面条”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去。
生化反应池工作时,水泵产生的真空抽吸力,将池中污水吸入每根中空纤维膜中心。这种纤维膜的管壁上分布有无数孔径只有0.1微米的细孔,只有水和无机盐能够通过这些比头发丝还细上千倍的小孔,而污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被隔离在管壁外。“如果管壁的细孔是纳米级的,将能过滤水中的所有有害物质和细菌,只有水分子能够通过膜的孔径,滤出来的水就能够直接喝了。”陈运进告诉记者。
#p#副标题#e#
记者发现,京溪污水处理厂还真有这样一套展示设备,处理过的污水变成了直饮水,打开水龙头就可直接饮用“很多人喝了都说比自来水还好。”污水处理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连续过滤后的膜纤维管会不会堵塞?据介绍,在反应池底部将持续通过爆气产生混流,这样就可以反复冲洗膜纤维管的表面,减少污染物的聚集和堵塞。据了解,这样的膜池取代了传统污水厂的二沉池和滤池,是京溪净水厂瘦身成功的关键。
据了解,京溪净水厂采用的M 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来自新加坡的新生水技术,仅膜的造价就高达7000万元,整个京溪污水处理厂投资大概6亿元。
■治水后招
水投集团:
再摸查污染源管网继续改造确保后续资金
高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污水治理难题一度困扰广州。借亚运召开之机,广州展开了一场非常规措施治水。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惜重金,恶补曾经欠下的污水处理能力缺口。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广州新建了38座污水处理厂,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2008年的228.6万吨/日提升至2010年465.18万吨/日,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08年的75.09%上升到85%,其中中心城区已近90%,每天减少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
目前,所有新建污水厂均已试运行,出水全部优于国家排水标准。据环保部门水质监测,亚运期间,大型活动举办水域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水质维持在Ⅳ类水平;中心城区主要景观河涌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或以上水质;广东国际划船中心皮划艇赛场、大学城中心湖铁人三项赛场等亚运涉水项目赛场水质达到Ⅲ类。
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效已经成为后亚运时期的焦点问题。
广州市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巩固治水成果,一是需要进一步做好污染源情况摸查。目前仍有企业偷排的情况出现,要掌握相关证据并不容易,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二是雨污分流改造与市政污水管网的接驳还要加强沟通,避免治水效果反复。三是在国家信贷等金融政策收紧的形势下,如何确保后续资金,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