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下了雨,但昨天的雨量对于水生植物芦蒿来说,这点毛毛雨“喝”得仍然不过瘾。昨天,南京市水利局防汛机动抢险队前往八卦洲翻水抗旱。
“近两个月都没下雨,芦蒿快旱死了。”八卦洲东江村梅主任告诉记者,连续两个月没下雨的情况近十年来仅在2000年出现过,当时正值夏天八九月份。在他记忆中,像今年这样的秋冬季大旱,以前还没出现过。
梅主任介绍说,八卦洲种植了3万亩芦蒿,12月是用水的高峰期。进入12月份,芦蒿老的一茬要剪去,浇湿浇透后,用大棚蒙上,新的一茬芦蒿就开始生长了,春节前就可以上市。“今天下的雨可以缓解冬小麦旱情,但对芦蒿来说起不了多大作用。”由于芦蒿是水生植物,长时间泡在水里没事,就怕缺水干旱,而昨天的毛毛雨对于缓解芦蒿旱情仍是杯水车薪。
八卦洲四面环水,怎么还缺水呢?“前段时间一直不下雨,内河水位持续下降,八卦洲沟渠水已经全干了。”南京市水利局防汛机动抢险队副主任陈新录介绍说,由于靠沟渠已无法满足灌溉需要,所以他们动用泵站从长江翻水。两台泵站从长江翻水到通江河,三台泵站从通江河翻水至灌溉渠。由于灌溉渠汛期用于排涝,为了达到翻水目的,抢险队还特意在沟渠和通江河交汇处修建了水泥坝,防止水源倒流至河道。“5台泵站每小时能抽水3500方,泵站将持续工作保证灌溉渠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