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务院批准并启动太湖综合治理行动。2009年,无锡开始实施控源截污工程,计划通过3年左右,从源头控制污水排放、规范排水户行为,形成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全提标的国内一流排水体系。4月20日从全市控源截污工作推进会上获悉,3年的任务有望只用两年半就完成,并计划进一步开展排水达标区扩面,将控源截污工作继续延伸。
【污水管控形成“无锡经验”】
将全市城乡4787.61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体系,这是一个在国内无经验可循的庞大的工程。
按“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全提标”的高标准,依据电子地图和自然地理环境,将全市范围科学地划分为4172个排水达标区,分片逐块组织实施雨污分流、污水接管输送污水处理厂。目前这一工程仅余382块尚在进行冲刺。至4月15日,所有区块均已完成方案设计。4172个达标区,已累计完成3871块,占总创建任务的92.8%。与此同步,无锡加大了覆盖全市城镇区域的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总数已达55家,污水管网总长度达7000多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190.5万吨,且具备脱氮除磷能力,按国家一级A标准排放。排水达标区的创建,带来了无锡城市水环境状况的改善,为无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创造了条件。
在上月底召开的全省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无锡的控源截污工程被评为首批“江苏城建示范工程”。
【“回头看”,欢迎市民提意见】
“三年任务两年半完成”。在控源截污工程第一阶段即将收官之际,相关部门在今年一季度都将排水达标区复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把“回头看”的要点列为4点:道路、绿化修复是否到位;施工建筑垃圾清理是否完成;排水许可证申领是否完成;区块工程竣工资料归档是否完成,后续审计工作是否及时跟进。
无锡排水管理处处长赵磊介绍,控源截污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关键是要让相关的居民满意。他们特别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流程:施工队在通过验收、领取工程款时,必须出具相关社居委对工程满意的“证书”。他同时也希望市民能对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活不便予以谅解,如果市民对自己居住小区的控源截污工程有不满的,可向各区的排水处投诉。
【控源截污继续扩大覆盖面】
按目前的工程进度,到6月底“三年任务两年半完成”已无疑问。4月20日天的会议上,一本“排水达标区两年(2011-1012)扩面规划”首次曝光。在今明两年将再增排水达标区1034块。这些区块包括江阴203块、宜兴135块、锡山区132块、惠山区304块、新区71块、滨湖区187块。城中仅有南长区扩面2块。
有关人士解释,在第一轮的控源截污工程实施中,实现了“基本覆盖”,而第二轮的“扩面”将实现“全面覆盖”。因为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近年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增,一些原先没有纳入排水达标区管理的地区已经或正在变成人口稠密的生活区或商业区。另外,广大农村地区在第一轮工程实施中,主要限于建成的乡镇。目前全市10247个自然村中,只有2777个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在第二轮的“扩面”中,将重点解决太湖新城这样的新建成区,以及中心村、规划保留村和新建的工业园。在时间安排上,据了解,列入第二轮计划的1034块达标区,目前已经有不少开始了施工。计划的时间表是到今年底完成50%,明年再完成另一半。
【攻坚克难要啃“硬骨头”】
按有关规划,为避免浪费,两年内计划拆迁的小区暂不安排控源截污工程。但因为种种原因,无锡还有不少类似夹城里、绿塔路这样拆迁多年仍未完成的“将拆未拆”小区或已列入改造的“城中村”。虽然这些排水区内大部分污水均能通过沿河的截污泵站截留至污水管道,但遇到雨量特别大的天气,仍会有部分污水排入河道。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老城区改造的力度。
在大浮山区、崇安区广益街道毛岸、向阳等个别地区,因为地形地貌、道路建设不到位等特殊原因,污水主管网与控源截污管道尚难以对接,也需要在第二轮的达标区建设中予以解决。记者在新的“扩面规划”中看到,这些地区全部都做了安排。
随着控源截污工程的进一步开展,现在每年新增的污水处理量要达20%。个别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已接近满负荷,处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扩容、扩建。
【监管看长效】
《无锡市排水管理条例》被称为“全国要求最严格”的地方治污法规,与之配套还有一系列的长效管理办法。目前,各县级市、区的相关实施细则正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它将起到落实各项管理举措、保障措施,以及确保管理机构、资金、制度和养护队伍的全面到位。并对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检查有详细的规定,对管网运行维护有细致的考核。使控源截污在工程完善之后,有一个长效完备的管理机制。(汪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