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生态美”消除河道黑臭现象
致力打造美丽东部湾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把“生态美”作为三年行动计划的一大目标。要求基本消除辖区范围内河道黑臭现象,努力实现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达到良好以上。主要河道、沿江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整体景观风貌彰显开发区特色。
“清水治污”专项行动正在开发区全面展开。目标是,到2015年,开发区建成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全畅通,非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全区河道进出水断面水质考核达到良好以上;全区所有河道消除黑臭,建成区内50%的河道主要指标达到IV类水质;建设生态示范水域,重点完善金沙湖、沿江渠、高教景观东渠“一湖两渠”的城市水生态功能,着力打造集景观、休闲、健身为一体的亲水区。
为打好“清水治污”的基础,开发区将持续深入开展“清水治污”排查大行动,由各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排查小组,对全区各河道存在的问题逐一排查,整理关于河道污染的难点问题、关于水质改善的重点问题、关于截污纳管的节点问题以及老百姓关注度高的焦点问题,形成“一河一案”。
纷繁复杂的地下管网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开发区先行开展市政雨污水管网及雨污水排水井普查,制订《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更新完善雨污水管网信息,建立全区地下管网数据库,形成“一口一档”。此外,对现有河道节制闸和拦水坝进行梳理,按照建成区与非建成区河道适度隔离的原则,新建部分节制闸,修缮原有部分损毁的闸门及水坝,减少非建成区污染源对于区内河道的影响。
开发区在污水治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加快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打通关键节点,确保到2015年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系统全覆盖、全畅通。加大管网清淤力度,进一步督促市政养护责任主体加大对市政雨污水管网的日常监管力度,强化管道检查、维修和清淤工作,确保管道无淤积,无破损。加强泵站运行管理。逐步对区内已运行使用的雨污水泵站实施提升改造。
正本清源截污纳管再获突破
正本清源,管住排污源头,是治污之本。
金沙居是开发区较早投入使用的生活小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周边商铺不规范排污,造成小区周边配套市政管网存在较严重的雨污混接现象,且污、废水管道内堵塞、淤积严重,排放长期受阻,污水满溢现象频发,人行道污水、污物横流,给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及商户正常经营造成不便,市民投诉较多,反映强烈。
为解决这一热点问题,区城管办会同建设局、街道、社区物业单位及市政养护单位对周边雨污水管道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并广泛征求意见,拟定了截污纳管整治方案。
6月上旬施工单位进场,8月完工通过验收,拆除并新铺污水管道近30米,新建隔油池7座,彻底改变了小区排污难排污乱的现象,使居民日常生活恢复正常,商户的经营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赢得了周边商户和居民的一致好评。
开发区加强雨污水管互通混排整改。鉴于早期因雨污水管网建设不健全、管道与排出口不连通、泵站未建成投入使用等基础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因防汛及排污的需要进行雨污管道临时连通较多的情况,全面进行拆除和改造,基本消除市政管网雨污管道的连通现象。
在积极推进计划项目实施的同时,开发区结合河道排污口排查情况,科学制定整改方案,积极开展高校及居民区的截污纳管改造工程,并在大都文苑生活区等3处整改项目过程中试点设置自控截留装置,减小以往“截流式”截污改造带来的污水管网运行压力。
截至10月底,开发区已投入近300万元实施下沙二小、五六路口公共厕所、高沙农贸市场等多项截污纳管整治工程,提前完成了日新增截污量2500吨的任务目标。按照2013-2015年截污纳管工作计划,三年将分别完成20个、20个和24个截污纳管项目,新增截污量分别不少于2500吨/年、2500吨/年、3000吨/年,不断提高污水收集效率,杜绝雨污混排现象。
同时,工业减排再获强势突破。今年开发区加力推进工业企业中水回用项目,截至目前,投资1800万元的杭州旭化成纺织有限公司的500吨/天中水回用项目已经完成(实际回用800吨/天),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业企业工程减排任务。另外,结合印染行业整治,开发区得力纺织、华丝夏莎、福发纺织、锦锋实业所有印染企业均于2013年实施了中水回用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总回用水量 5000吨/天,回用率 60% 。
综合整治修复生态扮美河道景观
“生态美”体现在河道上,最直观的就是水清、岸绿、景美。下沙新城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周边的不少河道水不臭了、绿化更美了,河道两岸成了大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为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开发区编制2013-2015年河道整治计划,按计划分三年完成相关河道的整治工作,打通现存的5处断头河,完善水系沟通。对部分河道实施生态边坡改造、景观设施提升、生态修复工程等,增加生态性、景观性。
开发区河道监管中心介绍,高教西渠、2号渠、5号渠水生态修复工程都于近期完工。如高教西渠(文溯路~文津路段)布置挺水植物1891株,布置浮水植物近千平方米,同时设置2套排污口强化处理设施和6台水体曝气机;在2号渠(11号渠~文瀚路段)布置挺水植物近3500株,布置浮水植物1500多平方米;在5号渠(4号路~6号路)布置挺水植物逾千株,设置曝气机1台。
星星点点的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既扮美了河道景观,也给河道生态恢复、改善水质带来积极作用。这河道上布置什么植物也很有讲究。浮水植物主要有睡莲、圆币草、聚草等,如睡莲适合布置在浅水水体段。挺水植物主要包括再力花、美人蕉、西伯利亚鸢尾、黄菖蒲等。明年,河道监管中心将继续对高沙渠、银沙渠、上沙渠等4000米河道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完成3条(段)河道、5万方水域、0.6万方水生植物的水生态修复任务。
另一方面,清淤疏浚工程、河道配水工程同步进行。高教景观东渠(学林支路~临江护塘河段)长约1000千米,平均宽度约22米,目前清淤疏浚工程现已实施完成,已累计完成清淤2万立方米。2号渠东段正在实施综合整治,新建河道挡墙750米,土方外运约5万立方米,目前已进入绿化施工阶段,预计到2014年底全部完工。明年继续对松乔河、1号渠、6号渠、高教景观西渠等实施清淤疏浚项目,完成“5条(段、点)、5.9公里,6万方”的清淤疏浚任务。为了引进活水,利用开发区四格排灌站,今年截止到10月份已累计引配水6608万方,已完成年度总计划。此外,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深化落实。1至10月份累计清除河面飘浮物、河岸垃圾1400余吨,消除了飘浮物、垃圾对河道水体的污染。管理部门还加强对入河雨水口进行日常巡查,发现排污情况及时上报并记录在册。
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下,今年列入市河道黑臭治理的下沙6号渠、下沙20号渠、银沙渠、上沙渠、5号渠、1号渠等6条主要河道,今年现已全部完成消除黑臭的目标。溶解氧(DO)、透明度、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五项指标均已达标,并通过了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的现场验收,同时通过对沿河居民进行调查,消除河道黑臭总体满意度较高。明年将通过加大配水力度、实施阻水点清淤疏浚工程等措施,实现消除月雅河(下沙路-月雅河节制闸)、新华河(下沙路-绕城公路)两条河道黑臭的目标。通过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改善高教景观西渠、纬一渠等部分河道的水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