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呈现华夏治水大业(图) |
发布日期:2010/8/20 13:03:53 |
清 音
据新闻报道,2010年8月,地球上有两个国家正被大范围洪水浸泡。在中国,28个省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逾1.4亿人,从华南到东北,一批批的人们在齐腰的洪水中搬离家园;在巴基斯坦,80年一遇的洪灾浸泡着该国西北部地区,逾100万人流离失所,近乎每100个巴基斯坦人就有1人正被迫离开家园。纵观人类历史,治水是一道横亘在世人面前的难题。
从古至今,人与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博弈。日前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国治水史诗》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囊括了我们上下五千年主要治水工程概要,如史诗般展现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水的关系——“敬畏、利用、征服、伤害、和谐”,既从文学审美的视角揭示了治水之难,又从哲学的高度观照了人与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黄淮、长江、珠江、海河、松辽、西部、东南等七个篇部卷,上下两册,计200余万字。记叙了中国所有大的江河水系和部分地方水域治水历史,以及都江堰、灵渠、坎儿井和三峡工程等古今著名的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第一部用文人的视角、历史的数据,热情讴歌历代名君、名臣、名人治水伟业,特别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水利工程的巨著,本书以其所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广大,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它不仅有文学的生动、史学的真实,还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自然学等方面都显示了自己的价值。在这部堪称史诗的书中,矗立着的不仅仅是神话人物、帝王将相、时代伟人、专家学者的伟大光辉形象,更多的是数不尽鲜活的平凡人。如果说这些帝王将相、伟人巨子为我们勾勒了中国治水史的整体框架,那么,书中涌现的一批草根人物的形象,则让长长的治水史和艰难的治水历程变得有声有色。三峡边上与治水大军为伴的王作秀,海河水灾中被水围困几乎致死的张连璧、叶道纶,沱沱河上一军一民的两家守望,镇长葛木初九死一生的水中历险,科技工作者赖纯久舍富贵从水电的坚定,基层干部戴业成、李守义严正的淮河警告等等,还有抗洪抢险中那些不知名的解放军官兵、武警战士……他们是最普通不过的人,普通得没有奖章奖状,普通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像大河里的一滴水。但在作家们的眼中,正是他们,构成了推动治水大业的原动力。在作家们的文字里,他们血肉丰满,尽显个性,尽显风采。在幽暗的历史中,尽管他们的面孔已然模糊,但他们的身影却如此坚定。
不仅如此,作家们的反思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生态环境的层面,而上升到历史、社会和人性的高度。可以相信,书中承载的治水文化,记录的治水者的努力,以及倡导的精神,会依托文学的形式流传下去,直到永远。
|
|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