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的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与老百姓期望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生活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长,建议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7月14日,合肥经济圈首届政协人口资源环境论坛上,合肥、六安、巢湖、淮南、桐城等五市政协,重点围绕巢湖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巢湖水环境现状不咋样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郑牧民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与国家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差距。”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郑牧民表示,巢湖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根据国家环保部的数据,巢湖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重。“从政协委员了解到的情况,巢湖正面临着承载发展与加强保护的双重压力,巢湖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郑牧民说。
巢湖流域点源污染(具有固定排放口和地点的环境污染)总量较大。据介绍,合肥、巢湖等滨湖城市高楼林立,厂房内机器轰鸣,越来越多的人口以及扩大的生产,造成流域内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长,虽然治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污染物排放的基数和总量依然很大。
同时,巢湖流域面源污染占污染总负荷近二分之一。农业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水质改善的重要因素。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巢湖流域农业污染的主要原因。
此外,巢湖的主要入湖河道污染严重。虽然国家对相关规划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但地方和企业自筹配套资金不落实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地影响了相关项目的建设。同时,环境监管能力存在不足,基层环境监管能力比较薄弱,普遍缺乏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和仪器、乱排乱放行为仍时有发生。
让老城区污水管更“畅通”合肥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 石新民
“针对老城区雨水和污水分流率不高问题,应加大污水管网普查力度,让其畅通,尽快解决老城区雨污合流、雨污管道错接错漏等问题。” 石新民建议,应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并将网管向城乡接合部、未覆盖的区域延伸。“在管网暂时覆盖不到的区域,可建设小型化、分散化的污水处理厂。”
同时,石新民认为,应尽快铺设完成城区主要河流沿河截污管网,制定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综合整治方案,按计划实施截污、清淤和补水等措施。
实行下游对上游问责制巢湖市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 蒋楠
论坛上,蒋楠建议,可运用技术监测手段,加大支流和巢湖水体管理。实行下游向上游问责和责任追究制。“上游影响下游的重大事件,应及时通报下游,并承担经济责任。”
此外,蒋楠提议,省人大、省政府应调整和制定法律法规,制止流经巢湖的支流和巢湖水域使用网箱搞围湖(河)养殖,保障水体流畅,减少水质污染。同时,加大力度,严肃打击污水乱排乱放、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用法律形式来保障巢湖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治理巢湖需要跳出巢湖桐城市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 齐礼银
“巢湖治理应有合肥经济圈的大区域眼光,要从推动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共同发展的角度,来增强巢湖的换血与造血功能。”齐礼银认为,巢湖防污治污的关键问题是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首要措施是引江济巢,加强淮河滞洪生态区治理。他表示,“引江济巢工程是治理巢湖、提供水源、发展航运的一项综合性工程,这种跨区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其实就是‘跳出巢湖治巢湖’的经济圈一体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周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