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惠山古镇祠堂群的龙头河终于摘掉了“污水河”的帽子,水变清了!这得益于一种新型的水污染处理技术(新型紫根水葫芦)的研究与应用。据了解,明年该河道水生态环境修复第一阶段工程就可完成。
目击 臭水河变清了
龙头河是京杭古运河通往惠山景区的惟一水道,近年来,该河浜水体日渐浑浊,不时散发阵阵恶臭,令周边居民饱受其害。今年8月,该河浜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开始,2个月过去了,龙头河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日前记者来到龙头河,只见河水变清澈了,鱼儿在水中嬉戏,河面漂浮着大片均匀分布的水葫芦,岸边绿树成荫,树下的竹桌、竹凳上,一些老人在悠然地打牌、聊天、喝茶。正在喝茶的张大爷说,以前,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龙头河,很多人还直接将垃圾倒进河里。特别是在夏天,河水经烈日暴晒发酵又黑又臭!张大爷说,现在水变清了,河水也不臭了,水葫芦开出的密密麻麻的紫色小花,还成了龙头河一道亮丽的风景,很多到惠山古镇的游人还特意到河边拍照留影。
原理 水葫芦成净水“先行军”
水葫芦治污,这让记者颇为疑惑,因为水葫芦曾被视为环境一害。负责该处治理的无锡市智者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工程师,指着河面上的水葫芦解释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水葫芦,科技人员在培育中对其进行了生物诱导,它的根系长度有50到80厘米,比普通水葫芦长几倍,繁殖速度却只有原来的1/3。既不会疯长为害,又可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经多年培育,该水葫芦已成污水河的克星。”
据介绍,治理龙头河除养殖水葫芦外,还利用了生态浮床种植鸢尾、梭鱼草等水生物,他指着水中的西伯利亚鸢尾草说,这种草越到冬天就长得越好,浮在水面就像“水上花园”一样。
效果 恢复生态只需一年
目前,这种新型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正在龙头河和华东疗养院旁的河中进行试点。据介绍,原来一条污染严重的河,只要将河中的淤泥挖掉,不让新的污染源进入,经过一年的治理,就可以变成一条生态河。
该工程师说:“经过整治,龙头河水质已有明显改善。到明年春天,将投放其他水生植物与动物,从而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到那时力争使龙头河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构建完生态系统后,只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就可以了,所以使用这样技术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他表示,这一技术将推广到其他河浜,造福于广大市民。(于井泉 姚起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