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和5年前比,简直好得没法说,空气清新多了,特别是这水,我们游泳协会的人感受最明显。”这是几天前记者在河南省安阳市洹河殷都桥边采访时一位游泳爱好者的话语。这也是对安阳市良好生态环境最贴切、最生动的描绘。漫步在市区,享受蓝天白云,欣赏清波碧水,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今昔变化。
在城市发展中,安阳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实力和环境质量“双提高”、能源消耗和排污总量“双下降”。
凝聚合力:再现蓝天白云
5年来,安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2010年,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为315天,达标率为86.3%,超额完成了省定优良天数285天的目标,比2005年的295天提高了20天。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安阳从破解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问题入手,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发改、国土、工信、住建、监察、财政、卫生、农业、电力等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安阳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考核问责,形成了政府主导、分区负责、部门齐抓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
几年来,安阳实施了“蓝天工程”,先后开展了安林两路、水冶镇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特别是在安林两路整治中,共关闭小钢铁、小水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880余家,查处违法企业243家。对钢铁、铁合金、焦化、铅冶炼、水泥等重点行业的145家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整治过程中市政府统一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市区大气降尘量均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7.1%,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据了解,安阳将继续开展“蓝天工程”,强力推进市区扬尘污染防治,巩固铜冶镇、水冶镇、陵阳镇、安林公路和安林高速两路沿线整治成果。重点建设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工程、30万千瓦火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督促完成全市造纸、合成氨行业治污工艺提标改造任务。
舍得投入:呵护碧水清波
5年来,安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将水环境治理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与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市领导多次率有关部门赴各县(市)区、企业督察指导,协调解决水污染治理问题。同时,相关部门以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利用好国债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安阳重点流域规划项目涉及海河、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就有23个,现已基本完成,项目共投资8.24亿元。
说到水环境改善,就不能不提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安阳污水处理工程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运行负荷率等指标较“十五”期间都有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资7.9亿元建成9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46.3万吨,实现了每个县(市)都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在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安阳近年来共投入2669万元资金,完善了环境自动监控体系建设,确保了在线监控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碧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安阳重点对洹河、洪河、滑县金堤河及市区“小漂染”群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开展了市控水环境生态补偿考核工作。对市控水环境生态补偿断面目标值及位置进行了调整,对超标断面县(市、区)环保部门负责人发布预警短信。
强化机制:服务经济提速
近年来,安阳注重从政策措施上加大环保推进力度,相继出台了《安阳市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安阳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安阳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环保工作快速健康推进。
安阳市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环保政策、选址不当、不符合有关发展规划及没有总量替代的建设项目坚决拒批,共拒批86个项目,对4家环境违法建设项目进行挂牌督办,将5家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对环境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的1县1区实施了区域限批,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等措施,对污染物总量进行有效控制。5年来,全市共完成审查、审批环评报告表以上的建设项目1918个,验收建设项目459个。
在工作机制创新上,安阳将对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委托县(市、区)进行审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工作部署,加强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联动机制。
注重宣教:引领绿色生活
5年来,安阳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安阳日报、安阳电视台、安阳电台开辟环保专栏,持续开展“安阳环保行”新闻宣传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记者进行专题采访报道,扬优曝劣。加大群众反映环境问题的查处落实力度,每季度开展环境大接访活动,提高工作效能,充分发挥环保特邀监督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排污行为置于全社会公开监督之下。组织开展各类宣教活动,唤醒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先后开展环保电影《绿水》、《河长》巡演,举办了首届环保DV短剧大赛、“十佳环保志愿者服务之星”和“十佳环保小卫士”评选等系列活动。
同时,安阳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环保军营等绿色创建活动,全市已有市级以上“绿色社区”16个,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基地”7个,市级以上“绿色学校”88所,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