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深圳宝安区推行河长制破解水污染难题 实施“六个一”工程决战水治理
深圳宝安区推行河长制破解水污染难题 实施“六个一”工程决战水治理
发布日期:2017/6/8 11:53:06

  昨日,宝安区召开推行河长制工作暨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千人动员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文件精神,系统部署宝安治水提质工作。宝安区将通过实施“~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建、一河一管、一河一景”“六个一”工程,从建立组织体系、摸清河流底数、制定治理策略、建没网络工程、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保障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区委书记黄敏作工作部署强调,全区上下要以特别的意识、特别的手段、特别的责任、特别的担当和特别的作为,以“三紧”措施落实“三硬”要求,确保天天有行动、周周有战果、全面保完成,在河长制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区长姚任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志彪,张现军、郭子平、吴晶、郑新强、双德会、蔡英权等区几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


  任务艰巨行动迅猛全区总动员决战决胜水污染难题


  会议印发并传达了中央和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文件和上级领导讲话精神,印发《宝安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送审稿)》,公布宝安区主要河流区级、街道级河长名单,系统部署推行河长制及实施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区环保水务局、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涉水重点企业代表、沙井街道等单位作表态发言。


  会议指出,全区上下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治水提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宝安区66条河流有65条水质为劣五类,城市水环境空间承载力接近极限,特别是今年底,宝安面临着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国


  考、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达标等重大任务,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上来,把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和市里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河长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黄敏强调,要背水一战、决战决胜,以河长制破解水污染难题、保障水环境安全,坚决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


  责任就是使命,压力即是动力。实际上,自5月17日全市召开治水提质工作会议后,宝安区就第


  一时间贯彻会议精神,迅速行动:出台方案和任务表,明确10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时间表、责任人和线路图,举行千人誓师大会,开展水务工程征地拆迁工作,31名区领导、34名街道和部门“一把手”全部挂帅出征,铁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西乡侨联大厦(红楼)等一批盘踞多年的“钉子户”被迅速拔掉。目前,宝安已列入计划的29个治水提质项目,征地拆迁总面积为23.03万平方米,其中,永久建筑12.17万平方米,临时建筑10.86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86%,剩余部分,也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


  治水提质有“宝典”实施“六个~”工程推进四大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总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六个一”工程,动员全区力量加快推进茅洲河、前海湾、大空港、铁石四大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坚决完成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年度考核任务;2020年底前,完成前海湾、大空港、铁石水源三大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会上,黄敏系统部署了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六个一”工程包括“一河一长”责任工程、“一河一档”基础工程、“一河一策”先导工程、“一河一建”网络工程、“一河一管”保障工程和“一河一景”生态工程。


  其中,“一河一长”责任工程明确了由区委书记担任宝安区总河长,由区长担任副总河长,由31名区领导分别担任66条河流的区级河长,10个街道书记担任流经本街道辖区河流的街道级河长,同时成立区、街道两级河长办。各级河长是河流管理保护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执法监管等方面工作。“一河一


  档”基础工程要求摸清河流底数,建立“一张图”“一张表”“一本账”“一系统”,即绘制河流治理作战形势图、制作河流特征数据表、建立河流治理台账、建设智慧环水系统。“一河一策”先导工程针对每条河的本底条件,逐一制定治理策略,具体包括治河攻略、规范标准、技术方案、科技创新等方面。“一河一建”网络工程是指以河流为单元,建设点、线、面、体、质的网络工程,把征地拆迁、河道综合整治、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水质提升、分散式污水处理、生态补水8类建设任务变成具体项目,实施“红黄绿”颜色管理,逐一明确每个项目的工作内容、位置坐标、责任分工、进度计划、工作进展和进度评价等,编制项目总表,将形象进度细化到月,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工作责任手册,作为宝安治水的“兵书韬略”。“一河一管”保障工程将通过建立指标、监测、养护、标识4个体系和巡查、执法、激励3项制度强化水环境监督管理。


  此外,“一河一景”生态工程就是坚持治水与治城相结合、治污与造景相协调,依托丰富的地形地貌和“山湖河海”资源,在城市风貌塑造中凸显“依山、环湖、畔河、滨海”内涵,着力打造“水清、流畅、岸固、


  景美”生态景观水网。具体而言就是要打造“六个一批”,即建设一批滨水慢行系统,建设一批亲水游憩平台,打造一批水岸商圈,建设一批融合沿岸历史人文资源的景观、景点,绿化一批沿河堤岸,塑造一批水系夜景。


  全力落实“三硬”“三紧”为全市治水提质工作提供鲜活样本


  黄敏指出,宝安区要以紧盯目标、紧抓项目、加紧实施的“三紧”措施落实市里提出的以硬措施、硬手段、硬作风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的“三硬”要求。一是要紧盯目标,落实责任。区委区政府将加快出台66条河流的工作责任手册指导工作开展,各河道河长、各街道各部门“一把手”要对照手册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各条河流治理目标;对于工作进展缓慢、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市里、区里将果断采取组织措施,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二是要紧抓项目,有的放矢。各级河长要坚持“数字习惯、项目经理、链条打法、解决思维”的理念,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加大“盯关跟”力度,重点攻坚,全力突破;要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加紧实施,对标达标。区督查室要将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督查系统和绩效考核,实行“红黄绿”颜色管理,精准对标、刚性达标;区人大、区政协要定期组织专题视察调研活动,倒逼各责任单位抓落实、重结果、见成效。


  “我们承诺,牢记责任,不辱使命,以硬措施、硬手段、硬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黄敏强


  调,全区上下要以特别的意识、特别的手段、特别的责任、特别的担当和特别的作为,在河长制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力以赴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为全市治水提质工作作出有益探索、提供鲜活样本。


  “发展是第一要务,环保是宝安第一追求。”姚任指出,以茅洲河为标志、以10条黑臭水体治理为考核目标的治水提质工作,是宝安今明两年的重要工作,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治水提质是硬任务,黑臭水体治理没有退路。姚任要求,“六个一”工程是宝安的治水方略,要坚决执行,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启动实施最严格的执法行动,共同打好宝安水环境治理的翻身仗。区治水办要联合10个街道,按照项目化、数字化、表格化、责任化要求,做好《宝安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的编制及项目的制定;各级各部门要以10条黑臭水体治理为契机,强势推进66条河涌治水面的拆迁,所有临建要无条件拆掉,确保施工面,尽快推进各项治水措施的实施,特别是管网铺设、河道治理、清淤处理、景观提升等,确保今年完成。


  总目标


  确保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坚决完成10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年度考核任务。


  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前海湾、大空港、铁石水源三大片区水环镜综合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区环水局:


  总结治理经验创新落实宝典


  区环水局将加快实施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以硬措施、硬手段、硬作风坚决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一是当好参谋员。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总结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更好地为区、街两级河长出谋划策。二是当好组织员。密切对接有关部门,确保工作同心、同频、同步。三是当好技术员。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为全区河流治理项目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四是当好战斗员。坚持主动作为、积极担当,创新落实“六个一”工程。


  沙井街道:


  佳图作战治好辖区13条河流


  沙井街道是全区河流主要汇集地之一,也是全市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流经辖区的黑臭水体有13条,约占宝安区河涌总数的31%。13条河涌河道总长约48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任务是398公里。沙井街道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三硬三紧”的工作要求,围绕治水提质“六个一”工程方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和各路兄弟部队共同奋战,把流经辖区的13条河流治理好、保护好、管理好。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


  加大资源投入落实治水举措


  将坚决服从宝安区总体安排,全面推行河长制和“六个一”工程,围绕茅洲河项目建设核心任务,紧盯治理黑臭水体目标,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总结既有成功经验,梳理现阶段不足,加大资源投入,深入落实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的治水举措,以硬措施、硬手段、硬作风,坚决打赢宝安区治水提质攻坚战,坚决实现2017年治理黑臭水体重要目标,还宝安区人民一河碧水,为宝安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信隆健康产业公司:


  加强技术创新争做环保模范


  公司会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为水质监测、水质提高、河道治理等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以新的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在环保管理上,将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自身的环保责任。全力配合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不断探索优化工艺流程和治污能力,提升环保人员管理水平,实现废水长期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积极配合环保执法工作,争做全区环保模范企业。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吕梁市:做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管理工作
“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变——福建
高质量发展看广元:“海绵”里的便民利民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5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8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