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技术咨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家单位组建的中关村国家污水资源化产业联盟日前成立。这标志着首都乃至全国的污水资源化产业有了一个新的生力军——北京队。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石柱说,以需求为导向,由应用服务保障型企业牵头发起设立的中关村国家污水资源化产业联盟,一组建就使产学研找到了明确的导向和落脚点。据介绍,近期这个联盟将率先开展污水资源化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联合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水专项,开展进口替代等关键技术的合作研发,实现联合创新,形成国内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联盟还将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和进一步细化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提高污水资源化产业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水平;以产业联盟为载体,承担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污水资源化技术、产品、装备等标准的研究和创制工作,推动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以首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产业升级项目的实施和应用为依托,凝聚产业链各环节优势资源,设计和实施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技术和产品的优化集成,提高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水平和服务保障度。
目前,北京市污水处理已经从减少排放向资源化方向转变,实现污水回用率18%,达6.5亿吨。其中,日污水处理再生水267万立方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Ⅳ类标准,可用于城市河湖补水、绿地浇灌、工业循环用水及其市政杂用等。中关村国家污水资源化产业联盟成立后,将实现9座污水处理厂成功升级改造,每年污水转化高品质再生水8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密云水库的蓄水量。
在成立大会上,北京排水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德威华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联盟成员单位签署了关于共同申报污水资源化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污泥无害化等关键装备共同研发及应用、污水资源化关键设备应用测试及推广等近期计划开展的联盟项目合作意向协议。
为加速园区企业污水资源化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更好发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凝聚创新资源的平台作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北京排水集团中水公司设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基地”。
在瞄准建设世界城市、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新阶段,水环境瓶颈问题是首都经济社会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今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在首都水资源形势和应对措施会议上提出“自足自身、深度挖潜,从首都发展和战略高度,搞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再生水循环利用等相关工作”。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指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要更加注重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制,特别是要围绕着替代进口开展自主创新,改变我国污水处理及资源化领域关键技术、核心部件、重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