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乌海市经委了解到,截至目前,乌海市已关停了60万吨产能以下的焦化企业。经国家环保部核查,2009年乌海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再次实现双降。这已是乌海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3年实现双降。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乌海市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减排和环保激励约束机制。该市要求金融部门实施绿色信贷,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160户企业分别实施限贷、停贷、收贷。通过建立减排机制,从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成效。
乌海市建立减排倒逼机制,向各区政府发出减排黄色、红色预警,并强化对三区及重点减排项目的督察,强力推进结构减排。按照“增高减低、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原则,加快电力、钢铁、建材、焦炭等“两高”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进程。仅关停16户60万吨以下焦化企业一项一年就减排二氧化硫3.4万吨。2007-2009年,全市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计划48项,总计666万吨。
在推进工程减排方面,乌海市采取加快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进度、加强矿产资源开采污染治理等10项举措。乌达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由过去的0.56万吨增至1.2万吨:投资4900万元的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6月投入运行,投资7007万元的乌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12月底投入试运行,全市污水处理率至此达到69%。
乌海市还在自治区率先将污水处理费由每吨0.5元提高到每吨0.8元,从经济上保证污水处理厂满负荷正常运行。同时,乌海市加大电力企业治理力度,积极推进农区染污减排工作。目前,全市在用燃煤机组均配套建设了脱硫装置,建成沼气池1106座。
在管理减排过程中,乌海市重点实施了电力企业深度减排工程,加强对电力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环保监察人员提高燃煤电厂煤质检查检验频次,将监测结果作为排污费核定和行政处理的依据,发现使用高硫煤、无故停运脱硫设施的行为立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