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省环保厅对安庆市大观经济开发区进行检查,发现开发区内存在的问题很多:园区污水处理厂未运行、引进的企业多数是高污染企业、偷排废水现象严重,开发区排出的废水甚至排入饮用水取水口上游,威胁饮用水源安全。
6月17日,记者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再次来到大观经济开发区,发现污水处理厂虽然已经运转,但园区的污水处理依然存在问题。
污水处理厂整天喊“渴”
按照环评要求,安庆大观经济开发区内企业产生的废水,首先经过企业的初步处理,再排入开发区内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最后进行排放。
但现有的状况是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厂整天喊“渴”,因为入住企业少,管网建设跟不上,污水收集系统不健全,污水处理厂没有多少污水可以处理,而开发区内企业产生的废水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到不了污水处理厂,只能直接排放,原因也在于开发区内管网配套建设跟不上。
大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是每天处理6250吨,而目前每天能够收集到的污水只有500~1000吨。
环保专家表示,一个污水处理厂若正常运行,它每天处理的污水至少要达到设计能力的60%,而这家污水处理厂每天收集到的废水只有它设计能力的10%左右。
污泥吃“营养物”才能活
此外,因为开发区未做到雨污分流,一旦下雨,污水处理厂又面临着进水浓度过低,污水无法处理的难题。
下雨导致进水浓度过低?工作人员解释,由于开发区内未做到雨污分流,一到下雨天,进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突然增多,其中大部分为雨水,雨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污水的浓度。
省环保厅专家表示,污水处理厂“最喜欢”处理的水必须是有一定污染浓度的,不然活性污泥“吃不饱”,污水处理也不易达标。
工作人员坦言,收集的水量不够,进水浓度过低,他们只能给活性污泥添加葡萄糖,提供营养物,这样污泥才能存活,目前每天至少要花200多块钱买营养物给污泥“吃”。
废水威胁饮用水安全
管网建设跟不上,导致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而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管网建设的缺失,使得开发区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了饮用水取水口上游,威胁群众的饮水安全。
按照环评要求,开发区废水排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安庆市长江饮用水取水口下游,在污水管网、提升泵站及接入工等建成投入运行前,所有入园的工业企业不得向周边水体排放污水和废水。
去年,省环保厅检查时却发现,由于开发区废水排向安庆长江饮用水取水口下游的管网尚未建成,开发区的废水直接排入开发区内水塘,溢流入皖河后,排入安庆长江饮用水取水口上游,威胁饮用水安全。
省环保厅检查过后,安庆市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了11公里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管网,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而开发区内管网何时配套,仍没有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