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水比煤贵 内蒙古望黄委会批准跨盟市水权置换
水比煤贵 内蒙古望黄委会批准跨盟市水权置换
发布日期:2011/6/20 9:59:12

  “说实话,现在向上面要项目要资金都不难,要水才是最难的。”内蒙古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处长王宝林告诉记者。


  “我们前年就给黄河委员会打了申请报告,要求批准我们实施跨盟市间的水权转换。黄河委员会给了我们两年的观察期,要求内蒙古再连续两年内不超过黄河用水指标的情况下,才批准内蒙古实施跨盟市间的水权转换。”


  今年6月底,两年时限即将到期,而内蒙古早已为开展黄河灌区大规模水权转换,做好了充足准备。


  “一旦获得黄委会批准,这对内蒙古工业化意义重大。”王宝林说。


  水比煤还贵


  上个月,内蒙古自治区位于黄河两岸的两个城市,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签署了一份各取所需的协议。根据协议,鄂尔多斯市将从境内为呼和浩特市配置总储量20亿吨的1至4块煤炭井田,呼和浩特市可以此为“资本”,用“资源换产业”的模式,吸引重要产业项目落户。作为回报,呼和浩特将转让10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权给鄂尔多斯,缓减鄂尔多斯发展工业急需的水资源。


  “20亿吨的煤炭配置权,换了1000万立方米的水权,水比煤贵多了,可见鄂尔多斯对水的渴望。”内蒙古一位长期研究水资源分配的水利专家说。


  水权置换,经过数年来的探索,在内蒙古沿黄河的地区之间广泛兴起。所谓的水权置换,就是新上的企业为了解决用水指标,由该企业投资,在国家黄委会确定的某一黄灌区内,点对点的实施节水改造工程,将该黄灌区节约下的用水指标置换到工业项目上。


  按照内蒙古水利厅下一步的计划,一旦得到黄河委员会的批准,内蒙古将大规模实施跨盟市的水权置换,将巴彦淖尔市黄河灌区的水资源,置换到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盟等地,满足当地实施工业化对水的迫切需求。


  事实上,鄂尔多斯市区域内开展水权置换已有多年,但面临迅速崛起的煤化工产业,置换已经接近底线。而在拥有较多水资源的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年引黄河水量52亿立方米左右,占内蒙古历年来平均引黄水量58.6亿立方米的89%,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用水户。


  王宝林说,传统的农业用水,大多是漫灌的形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节水改造,河套灌区每年的节水量可达到1.5亿立方米,尚有巨大潜力可挖。


  农业节水为工业


  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的水源就是黄河,今年年初,内蒙古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黄河流域通过农业节水、盟市间水权转换等方式,调整用水结构,保障城镇、重点工业项目用水需求。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农牧业处研究员宝鲁告诉记者,在内蒙古西部,工业化发展迅速,黄河水资源由农业向工业转换,成为唯一可行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农牧业的发展,也将逐步以节水为导向。正在实施的农村牧区移民,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节省水资源。据了解,到2020年,内蒙古规划完成以黄河流域为重点的1000万亩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以便为发展工业省出宝贵的水。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城镇化也加速推进。随着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生活用水也将会采用水权置换的形式。在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包头,即将分两期逐步实施水权置换,从土默特右旗黄河灌区置换上亿立方米的水。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吕梁市:做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管理工作
“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变——福建
高质量发展看广元:“海绵”里的便民利民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5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8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