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江西:从古福寿沟到赣州现代排水系统
江西:从古福寿沟到赣州现代排水系统
发布日期:2010/8/6 11:11:33

  今年7月,各地普降大暴雨,南方大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现象。《中国青年报》在7月14日刊发的《千年古城不涝之谜》一文,让赣州的福寿沟又一次名扬四海,许多媒体纷纷惊叹古人建造的排水系统,且认为“赣州不涝得益于宋代排水系统”。


  其实,千年古城不涝之谜,离不开现代的排水系统和后人对古福寿沟的维护。福寿沟全长12.6公里,服务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而赣州现代的排水系统拥有237.7公里排水管网,其服务面积几乎覆盖整个赣州城。


  正因为赣州的排水系统古今合璧,才造就了赣州市区“没有一辆汽车泡水”的传奇。


  福寿沟服务面积有限作用应科学客观评价


  赣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副处长朱小军认为,不少媒体中“赣州古城千年不涝得益于宋代排水系统”的提法有失偏颇。


  他告诉记者,尽管古人的福寿沟排水系统让赣州人引以为豪,在城市防洪排涝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古城赣州的防洪排涝并没有因福寿沟而变得一劳永逸。


  他说,福寿沟是古代赣州城的城市排水系统。受城市建设的影响,现在福寿沟排水系统并不完整,其担负的排水不及赣州总排放量的十分之一。


  市城管局副局长廖振龙向记者坦言,福寿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排涝,且只能辐射到2.7平方公里,其服务面积仅为赣州现有城区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夸大福寿沟的作用。


  市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一干部认为,赣州市之所以遇洪不涝,和赣州东南高,西北低的地理优势有很大关系。另外,赣州市的排涝设施还较完善,古城墙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洪作用。洪水发生时,赣州市中心城区各防汛职能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做好防洪措施,这些都是关键。作为后人,应该科学、客观地评价宋代“福”“寿”排水系统在赣州城市防洪排涝中的作用。


  福寿沟的前瞻性值得现代城市借鉴


  据当地史书记载,福寿沟由宋代虔州知军刘彝在熙宁年间主持修建,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因其主要线路的走向形似篆体“福”“寿”二字而得名。


  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池塘相串通的方式,通过城墙下面的12座水窗,将水分别排入章江、贡江。


  朱小军认为,“福”“寿”排水系统,是古人留给赣州的宝贵财富,它能历经近千年而继续发挥排水功能,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奇迹。这充分说明古人在建设排水系统时,具有超前的眼光。


  他向记者分析说,首先,古人能够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福”“寿”排水干道系统,利用坡度排水。其次,古人施工质量非常好,设计排水干道的断面比较大,沟宽约1米、高约1.6米,具有前瞻性,使得排水道历经千年不致淤积和坍塌。再次,福寿沟与城区内数百口水塘连成一体,水塘发挥着重要的调蓄功能。最后,在所有出水口处设置水窗,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一定高度时,则借江水压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止江水倒灌。


  这些原理对现代城市建设排水系统具有借鉴之处。


  粗管径排水管构建现代排水系统


#p#副标题#e#  近几年,赣州以福寿沟为榜样,高起点规划,科学设计,改造内涝点,增大涵管管径,建设截污干管,形成了城市排水、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局面。


  2008年,赣州“城市地下血脉”图——《赣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出炉,规划范围为赣州中心城区(含赣县梅林和南康城区),建设用地约150平方公里,年限为2007年至2020年。


  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有排水管。在章江新区新建道路底下,一根根管径超过1.8米的干管串联起了一个完整的排水网络。有人形象地描述说,开一辆皮卡来回都没有问题。


  去年,章江北岸截污干管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雨污分流。该段截污干管总长约9.9公里,服务人口约16.44万人。


  今年年初建成的章江南岸滨江公园,成为了一个集防洪治涝、城市交通、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它与宋代古城墙一样,形成了一道防洪排涝的防线。


  排涝站是现代排水系统关键的一环。目前,赣州中心城区拥有赣江路排涝站、八境公园排涝站、营角上路排涝站,章江新区在建的排涝站有2座。


  如今,赣州城市排水管网四通八达,排涝站布局合理,防洪堤坝坚固,这些从外到内,从地上到地下,构成了一个发达的赣州现代排水系统。


  注重维护保养延长排水系统寿命


  为什么福寿沟能一直正常运行至今?因为在它后面有一群默默支持的市政工作者。


  朱小军告诉记者,如果福寿沟出现砖头松动,会专门派维修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同样,现代排水系统也需要维护保养。


  朱小军表示,近3年来,市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年均掏挖排水井4780座(次)、疏通下水管道108.65公里、清掏运送污泥和杂物1035车次,基本保证了城区排水设施的通畅和正常运转。


  2007年至2008年,他们还对八一四大道、东桥路、青年路、文明大道、环城路等道路的排水管道进行改造,通过增大涵管管径、在十字路口低洼处增设排水格栅等方式解决赣州城区的内涝点积水问题。


  目前,市市政部门除了承担福寿沟的维护外,还承担了中心城区237.7公里排水管网、5383座雨水井、3037座窨井和赣江路排涝站、八境路防涝闸门、八境公园排涝站、贡江沿岸拍门(井)等排涝设施的管理和养护。


  朱小军说,赣州历届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都十分注重保护利用古福寿沟,将古福寿沟与新的排水体系融为一体,连成网络,使之共同担负起赣州中心城区的排水重任。(记者温居林、实习生郭媛 温龙凤 吴晶晶)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吕梁市:做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管理工作
“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变——福建
高质量发展看广元:“海绵”里的便民利民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5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