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虎门镇口再次停水,洒水车的到访,让周边市民纷纷冒雨前来打水。

6月7日,虎门水利工程队在管道爆裂处放入抽水泵抽水。
虎门位于狮子洋畔,太平水道横穿镇内,可在刚刚过去的这半个月,这座滨海商城却先后6次停水。严重时,有近半个镇区的市民面临用水困难或无水可用的境地。频繁停水之下,遭遇不便的人们开始像日渐炎热的酷夏一般燥动不安,并逐步转化对停水的质疑和对粗暴施工、管道抢修的不满。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名镇探究停水背后的生活细节,还原这座城市在“脱水”之后的素颜真容。南方日报记者发现,在粗暴施工的现实背后,停水事件将虎门在新一轮城市升级进程中所遇到的管道老化等问题暴露无遗,急待举措根治。
干涸的古井
6月11日,曾永清从虎门自来水公司的官方微博上得知:他们家所在的镇口社区又要停水了!这一次,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早早将家里可以盛水的器皿翻个底朝天,装得满满的。
受停水所困的不仅仅在镇口。南方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从5月29日开始,短短半个月时间里,虎门镇中心区先后6次拉闸停水,导致多个社区市民不得不饱受无水可用之苦。
根据虎门自来水公司连日来陆续发出的多份紧急停水可知,包括镇口社区、博涌社区、虎门寨、连升路、运河北路、解放路水厂新村、威远岛片区等周边地区连日来接连发生停水,路东社区、南栅五区、六区受影响也出现过水压偏低的情况。
换句话而言之,此轮频繁停水波及范围覆盖虎门中心区一半以上的地方。虎门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北栅社区,虎门几乎所有的社区均受到停水事件的影响。
频繁的停水让人们不得不为用水而奔波。
位于虎门寨社区内的五眼井在虎门算得上远近闻名的古井,被不少当地人视为古迹。可最近一段时间,平日里鲜受关注的古井成了人们的饮水之源,前来打水者络绎不绝,70岁的陈伯便是其中的一员。
陈伯住在附近的东方社区中正街中上六巷11号,距离五眼井有500米远。因连日停水,他只能重新挑起扁担,拎上两个水桶,与其他人一样到井边打水。每天,他都要往古井来回挑上三四回。
可逐渐地,古井也开始不堪重负。6月6日,南方日报记者在五眼井看到,古井经市民多日取水,已出现干涸,可井边排满拎着水桶等待古井出水的市民。
据虎门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一名邓姓工作人员介绍,从首次停水开始,他们已陆续收到包括镇口、博涌、金洲等社区的求助电话,希望派洒水车上街提供临时水源,可由于前几次停水涉及面积过大,导致他们即便有6辆洒水车可调配,也找不到合适的水源供水,这让他们也感到很无奈。
直至6月11日下午,一辆洒水车出现在虎门镇口新天地路段,附近的居民及工厂员工均冒雨赶来。此前,当地自来水公司也曾短暂打开部分地区的消防栓提供临时水源。
公共供水的僧多粥少也让一些生意人看到了商机。
送水工老王这个月的工资铁定要翻番,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他天天都加班送水,店里面的生意好到不敢接单,没法送。
河源人蔡小洲一直在博头路口开着一家便利店。看见饮用水的生意如此红火,他临时从厂家处进了50桶桶装水,没想到两天时间就卖光了。
除了饮用水商家,不少食肆的生意也在停水期间出现小高峰。“没水洗菜做饭洗碗,不少顾客直接将餐桌搬到饭馆。”太沙路一名餐馆经理称。
粗暴的施工
接连发生的停水事件给当地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不便。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接连6次的停水事件中,除了6月5日小捷滘市政园林花场附近一管道因老化发生爆裂,多数停水事件都与官涌河升级改造工程有关,并集中在体育路至连升路一段。
“该段管道是虎门主城区供水的主要管道之一,不少自来水都是通过这里送达虎门的。”虎门自来水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阮小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月29日、6月2日和6月4日,位于虎门体育路官涌河段的同一条主供水管道不同地段先后因施工不慎发生爆裂。为对管道进行抢修,他们不得不紧急采取关闸停水的措施。
同一条水管为何会短时间内接连发生爆裂?针对南方日报记者的疑问,主管工程施工的虎门水利所负责人邓先生解释称,此事涉及的施工工程为虎门一在建BT工程,属于当地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主要目的是迁改地下管道和拓宽河道。工程由东莞鸿高公司发包给江苏水利公司进行建设。
邓先生解释称,上述管道埋藏于水下,增加了施工难度,加之施工队伍粗暴施工,工程开挖后搅动地基,接连不慎使管道发生变形,从而导致管道漏水事故的发生。
“施工队在施工上如果做得更细些,水管爆裂的事情也不会经常发生。”邓先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事发后,他们已对施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施工方进一步整改细化施工方案,保护好沿线的地下管道。
6月8日下午,虎门镇政府召集规划建设办、重点办、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镇水利所、相关路网改造工程项目公司等部门与单位,深入研究日前镇内三次因施工不慎引起停水事件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办法,出台日后如何规避的相关举措。
会议上,相关施工队汇报了因工程施工造成的“5·29”、“6·2”、“6·4”体育路黑点三次停水的情况及影响,参会者随后深入剖析引发停水事件的主、客观原因,进一步完善日后的施工方案。
虎门镇委副书记、镇长叶孔新指出,各部门和重点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杜绝发生类似事故。他要求相关部门要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发生意外事故后的应急方案、各施工队的监管方案、事故责任追究方案和镇内各有关部门的联动方案。
叶孔新同时强调,水利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做好信息通报工作,若发生影响群众生活的断水、断电等事故,要通过媒体及时、有效地告知市民事故原因、解决方案和时间等内容。
老化的管道
“要根治停水事件的继续发生,最重要的还是得解决好管道老化的问题。”虎门自来水公司工程部陈主任透露,目前,虎门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道多铺设于1990年前后,以水泥管为主,只是在部分管道拐角处、跨河跨路管道采用钢管或新型材料连接。经过多年的洗刷,部分管道,特别是水泥管道已经出现明显老化。
在此番停水事件中,自然爆裂或因施工不慎出现爆裂的问题均发生在老化的水泥管道上。有参与抢修施工的工程人员发现,不少用于管道防漏的胶圈因使用多年,已出现明显松动,“只要相关土方稍微移动,都可能出现漏水的情况。”
据知情人透露,早几年,虎门部分社区已出现管网漏损严重的情况,最高漏损率甚至超过30%。
事实上,虎门在这一方面并非没有作为。早在2009年,虎门便出台相关供水规划,提出要逐步完成旧管网的全面更新换代,从根本上解决管网漏损问题。
2010年,虎门启动对8个抄表到户的社区的供水网改造工程,两年内完成对包括武山沙、镇口、博涌、北面、金洲、虎门寨、则徐、东方在内8个社区旧有管道的集体更换。
如今,两年大限将至。南方日报记者从虎门自来水公司了解到,目前仅有武山沙、镇口、北面、博涌完成或即将完成相关工程。
据介绍,除了官涌河升级改造工程,目前在建的虎门滨海大道、太宝路升级改造工程均涉及供水管道的铺设或迁改,不过受制于缺乏专门的供水管道建设时间表和部分待建工程的暂缓建设,管道老化的老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仍难以根除。
有业内人士认为,虎门供水管道的老化反映了珠三角城市快速发展过程留下的普遍性命题,在大力推进城市新一轮升级的同时,如何处理好诸如此类涉及民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将在很长一段内考验地方主政者的智慧。
另一面:工程师老陈的抢修记
“紧急报告!连升中路王屋桥段的DN1200主供水管老化爆漏,请派员到现场抢修。”
6月6日凌晨5时许,工程师老陈再次接到管道抢修任务。此前的一晚,他和工程队的同事连续施工一天一夜,刚刚完成对另一段主供水管的抢修。
从身份来说,老陈属于虎门自来水公司的工程部主任。可光看他的外表,一般人估计难以和“主任”一词联系在一起:皮肤黝黑,眼袋很深,穿着不显眼,再配上一双时常沾满泥土的旧皮鞋,成为老陈在大家眼中的习惯印象。只有到工作时,老陈驾轻就熟的老练才让人想起他是这支工程队的指挥者。
让水先流着
来到事故现场,管道爆漏的地点让老陈犯了难。这里属于涉及河道拓宽的官涌河升级改造工程。此前的一周时间,同一河段已接连发生3起主供水管爆漏事故,发生原因皆为施工不慎。这一次,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管道爆漏与河道施工有关。
“就地挖开抢修最快,可担心不安全。”就在距离事故地段数步范围内,一座高压电塔屹立在地面上,成了阻碍工程队施工的拦路虎。
老陈的担心,更多出于此前的一次经历。2008年,就在官涌河的另一侧岸边,他们就碰到发生类似事件。当时工程队选择在管道爆漏点直接开挖,却发现这么做将危及高压电塔的安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另选点重新开挖,影响了施工进程。
吸取以往的教训,老陈与同事们准备在爆漏点外的前段管道同时选择另一个处用于抢修,避开可能的安全隐患。
抢修方案基本敲定,可老陈却迟迟没有动工。“还是让水先流着,晚上再来修,让市民有时间储水”,老陈说,过去一周的3次停水,让不少市民早已苦不堪言。此前一晚刚刚恢复供水,眼下又要停水,且涉及范围广,他担心市民不理解,不满的情绪增加。
考虑到此次爆漏的缺口不是非常大,老陈向领导请示,提出先不关闸停水,等到晚上12点后,用水需求低谷时再抢修。这一期间,流失的水源由自来水公司承担。
20人奋战18小时
得到上级同意后,老陈一边马不停蹄前往安排通知停水事宜,提醒市民提前储水,一边找到工程队,安排晚上的抢修。当晚11点,他匆匆赶至施工现场。在这期间,他抽空躺上床铺休息了三四个小时,以应对接下来的耗时战。
老陈手下的施工队共有40个人,这一次,他调动了一半的人手参加抢修。根据水压监测器显示的位置,挖土机率先派上用场开挖,在另一旁,焊工正抓紧时间焊接即将用到的钢制管道。
晚上12点,此时水闸已关上,爆漏的管道也已找到。可由于地处河道,施工前还需要抽干管道附近的积水。这是项耗时的工作,老陈安排找到3台抽水泵同时抽水,足足用了5个小时才将水抽干。
6月7日凌晨5点许,爆漏的管道终于“现形”,可老陈却高兴不起来,“原地维修距离高压电塔太近,超过10米的安全范围,只能移地抢修”。
移地抢修属于之前设定的第二套方案。较原地维修的第一套方案,这样的选择耗时更久。他们找到事先准备好的铁皮“大灯笼”,将管道包住,锯开一处接口处,用钢材进行焊接,用石粉填充空隙,用水泥打支撑桩、将泥土回填……一路做下来,到完工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此时,工程队已连续抢修了18个小时。
尽管顺利完成抢修任务,可自来水公司在这期间接到不少的投诉电话。原因是,在此前的停水通知中,恢复供水时间为6月7日中午12点,可直到当晚,部分地区还未恢复供水。
老陈解释说,维修供水管道的工程程序并不复杂,施工环境往往成为制约他们准时完工的阻碍。由于施工地点位于地下,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土基松动下沉、沿线高压线缆、通信线缆、排水管道等因素,往往容易导致施工战线的拉长,耗时久。
对停水的烦恼深有同感
“市民的抱怨,我们也深有同感。”,老陈说,自己干工程那么多年,也没少因停水的事挨过亲戚朋友的抱怨。
有一次,他忘记将停水的事通知家里人,等到拖着脏兮兮的身子回家时却被老婆告知,家里只有一桶水,要留给女儿洗澡,没有他的份,这让他对停水也很无奈。
不过,在老陈眼中,最心疼的还是手下那帮长期站在施工一线的同事。
湖南人老周在水利工程队已经干了快20个年头。“干这行就一句话,要能吃苦。”老周早已养成手机不关机,24小时随时待命的习惯。他说,有好几年的除夕夜,他们都没回家过年,而是守在施工一线抢修管道。有一年大年初一,连夜完成管道抢修的他们向在外面找家饭馆补上顿年夜饭,却发现家家户户都没做生意,自己想找个吃饭的地方都难。还有一次,管道爆裂的地方就在一个化粪池旁边。为了维修管道,老周和同事们只能泡在肮脏的水中作业,即便污水都淹到了嘴边。
谈起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发生的停水事件,他笑言,最近一段时间,自己除了每天睡觉的三四个小时,不是在现场抢修,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走家串户谈起停水,他也没少挨过群众的抱怨。
“只能寄希望把老化的管道全部换掉,不过估计得等上好一阵子。”目前,虎门新一轮城市升级还在继续,老陈和老周只希望,施工队能够温柔一些,市民能够宽容一些,这样子,他们的压力也能减轻一些。
虎门近期停水记事本
5月29日:因施工不慎,位于体育路官涌河段一管道发生爆漏事故,造成镇口、博涌社区、虎门寨商业区、连升路、运河北路、解放路水厂新村等周边地区停水,路东社区、南栅五、六区及威远岛片区水压偏低,5月30日上午恢复供水。
6月2日:因施工不慎,位于体育路官涌河段一管道发生爆漏事故,造成镇口社区、博涌社区、金洲社区、虎门寨商业区、连升路、运河北路等周边地区停水,路东社区、南栅五、六区水压偏低,6月3日晚恢复供水。
6月4日:因施工不慎,造成位于体育路官涌河段一管道阀门受损,事故造成镇口社区、博涌社区、金洲社区、虎门寨商业区、连升路等周边地区停水,路东社区、南栅五、六区水压偏低,6月5日晚恢复供水。
6月5日:位于小捷滘市政园林花场附近的一DN1000管道因老化发生爆漏需及时抢修,造成小捷滘社区、富民农批市场、东风工业区等地区停水。路东、沙角社区水压偏低,6月6日中午恢复供水。
6月6日:位于连升中路王屋桥段的DN1200主供水管老化爆漏,致使虎门大部分地区水压偏低。6月6日晚12时停水抢修,6月7日晚12时恢复供水,因影响的范围较广,事前提醒市民做好储水准备。
6月11日:位于连升中路新铺设的DN1400钢管将与虎门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接驳,受此影响,11日晚上21:00时至13日中午12:00时,连升中路、王屋小组、社岗小组、镇标路口、新联丰泰花园、虎门寨社区、东方社区、中心路、水厂新村、镇口则徐街、东引街、裕隆酒店将实施停水,路东社区、威远岛水压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