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记者了解,6月至12月,市水务局将分批组织全市供水行业水质检测化验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跟班培训,以强化供水企业水质检测能力。
不达标水厂数量下降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市水质监测中心共抽检全市水厂86家,其中市东江水务水厂5家,镇级水厂28家,村级水厂58家。抽检项目主要包括浑浊度、游离氯、臭和味、色度等。
监测结果显示,13家村级水厂出厂水水质不达标,对比1月的18家不合格,2月的21家不合格,3月的15家不合格,不达标水厂数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究其原因,我市实施水质公报制度以来,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不合格的水厂逐渐减少,水质进一步优化,这是个好事。”市水务局供水科科长祖秉衡告诉记者,有些不达标的水厂已积极落实整改,有的在建化验室,有的改造管网,工艺和管理水平提升。
4个主要项目超标严重
4个月以来的水质公报显示,连续4个月均不达标的水厂有4家,连续3次不达标的有1家,新增累计两次不达标的有4间。这4家连续4次不达标的水厂分别是:常平镇陈屋贝水厂、厚街镇大迳水厂、黄江镇星光水厂和樟木头镇石新水厂。超标项目主要为浑浊度、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余氯。
其中,常平镇陈屋贝水厂不达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厚街镇大迳水厂不达标项目为浑浊度、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黄江镇星光水厂的不达标项目主要是浑浊度和余氯,樟木头镇石新水厂的不达标项目主要是余氯。
市水务局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分析了原因:浑浊度不达标,主要是滤池滤层穿透、滤速过快或反冲洗时间超长造成的,需注意检查滤池工况,采取更换滤料或增加反冲洗次数,降低滤速等措施。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余氯不达标,则主要是消毒剂剂量不足或消毒剂选用不当造成的。
4家水厂收到3万元罚单
据悉,不少不达标水厂已积极整改。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樟木头镇石新水厂经整改后已经达标,而常平镇也有一整套计划,对村级水厂进行收购处理,保证水质达标。黄江星光水厂已于6月1日起,由镇级自来水公司接管整合星光水厂,正式由镇级水司统一供水。而厚街大迳水厂已由水务局告知当地村民水质状况,目前该村已向镇政府上报相关方案,希望能解决管网改造的问题,正在等待回复。
据介绍,有4家村级水厂因连续不达标,收到了3万元的罚单。这4家村级水厂分别是:常平镇陈屋贝水厂、大朗镇犀牛陂水厂、大朗镇仙村水厂和樟木头镇石新水厂。目前,已移交水政监察支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