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溧阳市水利局获悉,根据溧阳市政府与安徽广德县政府的联席会议,两地已就建立天目湖水源地协作保护机制等问题达成共识。跨省建立水源地协作保护机制,这在我省治水史上尚属首次。
本次联席会议提出:两地政府建立水源地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就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保护目标、保护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协商确定。两地政府联合开展天目湖上游水源地保护整治行动,并分别承诺2008年底前关闭两地交叉区域内及天目湖上游周边的5家采石宕口和4家轧砂厂。溧阳市政府将对广德县关闭轧砂厂给予一定经济补贴。据了解,采石场作业时将产生大量的灰尘,这将会对周边的饮用水源造成污染。此外,大量的开山采石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从而影响饮用水源地整体生态。
据了解,天目湖位于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地,为沙河、大溪两座大型水库汇成的人工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库管理部门依托库区良好的水环境,大力开展旅游产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休闲度假、观光旅游。
近年来,溧阳市加大了对库区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组织编制了天目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完成了沙河、大溪水库设计水位以上300米的农业现状调查和水面至山瘠内退耕还草(还林)面积的丈量工作,编制了天目湖森林植被恢复专项规划。划定沙河、大溪水库取水口一、二级保护区、缓冲区范围。投资2000万元建设天目湖集镇污水处理厂,并全面启动平桥河、中田河综合整治工程和集镇环境卫生工程。
此外,溧阳市还取消了已签约投资10多亿元的世外桃源开发建设项目;将原定址于大溪水库上游烈山村800万美元的温泉项目外迁至对天目水体没影响的新镇区;对原在天目湖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3家企业实施外迁,关闭了3家矿山。同时,加大对沿湖2万亩面积内13家宾馆、2个大型农庄、3家房地产、3个果园、12个茶厂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对天目湖区域内建设项目的预审、“环评”、“三同时”管理力度。
目前,天目湖水质变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质较以往明显好转,水体中藻类数量和生物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水口附近异味指标值已低于人的嗅觉域值,库区水源地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