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15年,我市集中式饮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昨日市政府发布《东莞市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集中开展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内河涌治理等5个方面工作,重点实施联网水库水源保护等八大工程。
东引运河将达到不黑不臭
按照《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强化治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东莞将通过不断改善城市河系生态功能和环境景观功能,努力建设功能设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人居环境,通过加大污水治理力度和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配置,东引运河、石马河、寒溪水水质得到初步改善,基本达到不黑不臭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完成水源保护区区划和联网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我市小型以上水库共53座,其中51座具有饮用功能。目前,8座联网水库已基本完成了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开展其它重要水库的水源保护区区划工作。
扩建全市16座污水处理厂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针对石马河流域、中南部重要镇街,通过完善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对全市16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对现有6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
另外,我市还将进行节水减排和水资源保护监测,在“十二五”期间,开展节水试点建设,通过更新设备,提高工艺,在水资源监测方面,将会对现有水质监测站进行优化布局并适当增加水质监测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