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北京暴雨暴露经济发展软肋:要面子不要里子
北京暴雨暴露经济发展软肋:要面子不要里子
发布日期:2012/7/24 10:42:13

  编者按:中国在之前的发展中一直“重地上、轻地下”,重视城市外表的规划与建设,不重视地下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被指“要面子,不要里子”。


  暴雨再暴露排水管道欠账:标准低设施老化 升级空间被挤占


  新华社昨日发文称,作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北京一次降雨,37人死亡,城市多个区域交通陷入瘫痪,暴露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防汛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由于历史等原因,北京排水系统的设计只是1到3年一遇,仅能及时排掉此次降雨量的1/5。


  更困难的是,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等挤占了排水系统的升级空间,中国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很难大幅升级。


  老难题


  北京排水系统标准是1到3年一遇,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


  北京的城市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两大类。其中,雨水排水系统由小区排水管线、道路排水支干线系统、排水河道支干流系统组成。


  去年6月23日,北京一场暴雨致使大量路段瘫痪。北京市排水集团当时解释说,排水设施标准偏低等三大原因造成了暴雨积水。


  北京市水务局工程师马丰斌曾在《北京水务》2009年第5期撰文称,北京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排水标准不足,设施老化;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排水系统不健全;城市建设引发积水问题突出;管理缺陷造成设施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不足。


  北京市防汛办主任王毅曾表示,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的是1到3年一遇,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仅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排水管线能达到5年一遇标准。相对北京,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


  事实上,就在今年7月21日到22日的暴雨前,北京90座下凹式立交桥均已建立排水预案,但城区平均降雨高达225毫米,多处内涝也就不足为奇。


  据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给排水专家周玉文介绍,新中国建设初期,城市排水多采用苏联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理论,“想尽办法省钱,只求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就行”。当时建的是小排水管道,按0.5年甚至0.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一年淹两三次是正常的。”


  除了设计标准不高,北京排水系统还存在老化的问题。目前,北京排水管线仍然包含解放前建成的旧砖沟。此外,一些泵站的电气设备、元器件普遍老化、破损,安全系数和可靠性、灵敏度等大大降低,部分泵站自动化、防爆和通风系统等监测监控设施已无法适应现今行业管理需要。


  新问题


  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缺乏整体协调,缺乏长远规划


  周玉文在去年北京雨后内涝时表示,中国的排水系统设计相对落后,知识亟须更新,“如果用电脑模型运算,比如暴雨,哪个地方冒出多少水、需要排多少水,都可以用电脑仿真。但现在我们只能凭经验,哪儿冒水了,就赶快去抢险。”


  周玉文说,排水方面的人才,目前中国高校能培养的也较少,连先进的教科书都没有。他还认为,中国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缺乏整体协调,“缺乏长远规划。”


  同时,城市空间大面积硬化处理后,每逢大雨降临,难以渗入地下的雨水涌向排水管网,增加了排水管的压力。


  在城市内涝防治方面,也一直无法可依。专家呼吁,国家应借鉴国外防城市内涝法律立法经验,尽快制定《城市防洪法》,围绕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进行全方位的立法。


  “难解决”


  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


  城市积水点的产生,深层原因是排水系统建设没能与城市发展同步。这其中许多是历史积累问题,包括前瞻性不够、规划设计有缺陷等,而要将这些历史“欠账”填平,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朝夕之工。


  周玉文指出,中国在之前的发展中一直“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等地下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在地上、地下的资金投入,应该达到一比一。”


  事实上,北京一直在努力改造排水管网。今年2月,《北京市“十二五”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公布,明确到2015年,将建成89个地下蓄水池,解决下凹式立交桥排水问题。


  然而,在今年7月21日的暴雨中,因为积水超过泵站高度,北京被迫关闭杜家坎、莲花池、菜户营、马家楼桥、玉泉营等抽水泵站。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中科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说,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难于满足供排水系统升级不说,还分属在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


  北京市水务局曾回应说,北京排水管网的更新,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一些老旧城区的管网上都有新的建筑群,无法拆迁,只能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同时,因为城市建设项目面临审批等,项目的建设也跟不上,导致排水系统建设滞后。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昨日坦承,此次大雨反映出城市核心区基础设施的薄弱,今后要多建一些雨水收集系统,做好雨污分流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吕梁市:做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管理工作
“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变——福建
高质量发展看广元:“海绵”里的便民利民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5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