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佛山市属枯水年,年降水量为47.4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20.1%。记者昨日从佛山市水务局公布的《2011年佛山市水资源公报》获悉,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到省标准1/6;近一半的废水不能有效处理;7条内河有4条受到污染,当面临严重水资源危机,佛山有什么办法?
人均水资源量高明最高禅城最低
根据公报,去年佛山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38升/日/人:全市去年总水资源量为23.4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324立方。各区人均拥有水资源因人口密集、地理位置和水资源分布而差异较大,其中高明区最高,达1280立方/人,禅城区最低,仅有83立方/人。
记者从公报中获悉,去年全市总供水量为35.51亿立方米,比前年减少5.36%,同时总用水量中仍以工业用水(含火电冷却用水)为主,占总用水量的45.67%,三宗中型水库蓄水总量比去年有所减少。那为何统计中,水资源使用量大于总供给量呢?市水务局指出,本省水资源量计算方式是包含了过境水,而佛山的计算数据仅包含本降雨带来的地表水资源量,数据无可比性。但是佛山入境水来自水量充足的北江、西江,去年过境量达到1759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用水难问题。
不过佛山324立方米的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已远远低于全省人均2100立方米的水平。尤其是在2009年,佛山全市总用水量已经达到39亿立方米,用水量每年都在增长。为此,佛山市政府设定到2015年每万元GDP的耗水量要低于49立方米,以促进节约用水,解决水质性缺水的矛盾:这就意味着未来4年,佛山将严格收紧用水总量的增长空间,对全市每年的水资源使用进行总量控制。
“佛山出台水资源奖惩办法,是因为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9.6亿立方米以内,全市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9立方米/万元以下,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超过95%。”市水业集团相关负责人指出,市政府在水资源总量、用水效率和污水处理能力三个方面设定三条红线。
5亿吨废水只能排到江河
根据公报,佛山过去一年的总废污水排放量达到11.6537亿吨,其中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占总量45.65%,成为最大污染源。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投入运营(试通水)城镇污水处理厂54间,全年的污水处理量为6.5768亿吨,近5亿吨污水是不是没办法处理呢?
在公报中,截止去年12月底,佛山全市完成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共1间为高明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新增2万吨/日,配套管网增加128.1公里。去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量为65768.08吨,处理率达到81%,完成年度目标值,但目前没有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市水务局预计,如果污水处理率有更大提升,那么入河的废污水量会大大减少,但目前的问题主要是污水管网未配套,且建设速度缓慢,导致污水收集率滞后,特别是部分地区的污水管网严重不足,部分污水处理厂“喊饿”。
根据公报,由于5亿多吨废水流入江河,去年全市7条主要城市内河中,除了桂畔海、大良河和高明河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其余内河仍存在超标现象,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等,这些污染物均来自工业、生活和农业等领域。为此“十二五”期间,全市将投入42亿多元,对总长659公里的内河涌进行治理。
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蔡鑫:
佛山或存在爆发水资源危机
究竟我们的城市用水潜力还有多少可挖?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蔡鑫2011年底发表《水资源危机对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一文指出:因为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控制调度手段落后,佛山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而本市产业结构的调设滞后也使个别地区出现工程型缺水。
本报去年9月9日曾报道被誉为佛山环保新标志的白石坳垃圾填埋场,日均产生废水量已超过设计处理能力140吨,污染到周边地下水。
“2000年工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43.6%,2009年上升到48.93%。”蔡鑫昨日表示,目前全市总水资源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全市的供应用水,佛山市存在爆发水资源危机可能,因为全市地下水资源从2001年11.4亿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6.15亿立方米,而随着佛山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加,水质性缺水情况将日益明显。
蔡鑫指出,根据佛山市的水资源、城市经济架构(工业制造作为支柱产业)现状,要防备未来爆发水资源危机,就要提高工业用水循环。“现在全市相当部分的工程建设经过多年运行和低水平维护,老化失修,水环境恶化已使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另外,近年河床下切和供水工程建设滞后也使个别地区出现工程型缺水。大部分供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多数渠系没有防渗措施,节水灌溉仍处于初步阶段。”
蔡鑫建议,佛山要明晰水权、建立水市场:实施以水价为经济杠杆的水权制度可使佛山市水资塬分布不均、资源浪费现象得以缓解。“最好通过水权转让,使水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流动,促使本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利用价值,保证有限水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