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张家口水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涵养水源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4年至2011年,张家口赤城县共向北京集中输水21025万立方米。永定河成为海河流域水质最优河流。今年,张家口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日日流淌的清水河像一条玉带从城区中穿过,无论清晨还是黄昏,在河边徜徉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大家的记忆中,过去的母亲河枯槁乱石、污水横流,在这几年的城市建设中,清水河一改往日的容颜,变得更加洁净,更加美丽。
清水河仅是我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一个例子,据市环保局环保“白皮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全市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到80%,比去年同期提高20%,其中永定河入官厅水库前八号桥断面水质继续稳定达Ⅳ类。白河后城断面水质稳定在III类标准。流经城市重点水体清水河老鸦庄断面水质稳定达III类标准。
我市地处海河流域,境内主要河流分属永定河、潮白河、滦河、内陆河和大清河5个水系。
永定河水系主要有洋河、桑干河,流经我市9个县区,两河在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称永定河注入官厅水库。潮白河水系主要有黑河、白河,两河发源于沽源县,由北向南贯穿赤城县,注入密云水库。滦河为沽源县的闪电河。内陆河分布在坝上,主要有安固里河、
黑水河等,较大的湖淖有安固里淖、黄盖淖等。大清河水系,本市范围内主要为北拒马河的上游,包括蔚县境内的东南山区和涿鹿县境内的赵家蓬区。
海河流域永定河水质最优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全力开展水环境污染减排工作,尤其近两年来,先后取缔宣化至怀来段直接入洋河的排污口17个,洋河、桑干河汇合后入官厅水库水质呈逐年好转趋势。
宣化区是我市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在辖区范围内直接进入洋河的排污口就多达7个。在入洋河排污口封堵工程中,宣钢集团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将原来直排洋河的4个排污口进行了封堵,将生产废水全部接入宣钢东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在城市污水管网改造中,中昊宣化化肥厂废水排水明渠全部改造为地下管道并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实施点源污染治理及废水回用工程中,河北天宝化工有限公司、涿鹿玉晶淀粉有限公司生产废水,全部引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张家口发电厂投资4900余万元实施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形成900吨/小时处理回收能力,做到生产废水“零”排放。
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洋河八号桥国家级水质自动站两项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均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氨氮浓度均达到四类水质标准。永定河成为海河流域水质最优河流。
目前,永定河流域环境应急调度中心正在建设当中,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上、下游之间进行流域环境问题沟通、协商、调度的平台,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开展永定河流域京西北地区六部门环保交流与合作。
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我市本身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尤其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状况越来越严重。
今年,我市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保证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最大可能压缩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同时因地制宜推进管灌、喷灌、微灌等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赤城县茨营子乡茨营子村,地里的玉米长势喜人,该村毗邻黑河,以前村民在河边种植水稻,半夜起来从河中取水种稻。黑、白河流域“退稻还旱”后,村民改种玉米,既节水又省力,农民还可腾出时间来外出打工。该县水务局副局长皇甫晓燕介绍,目前,全县退稻还旱3.2万亩,涉及6个乡镇,每年节水2000多万立方米。
我市加大了企业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开展中水回用,位于怀安县境内的国电怀安热电厂,就是将城市中水作为供水水源,而这样新上的热电联产项目在我市已达到3家。与此同时,还促进了全民节水。
今后,我市还将在位于洋河、桑干河、永定河、潮白河流域的怀来、崇礼、万全、怀安、阳原、赤城、涿鹿、宣化县、下花园、宣化区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集中整治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村庄和集镇。
成为北京重要水源地
我市与北京山水相连,其中怀来、涿鹿、赤城三县的13个乡镇与北京市接壤,境内的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与北京直接相连,是北京地表水主要来源地之一,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上游流域面积的40%在我市境内,作为北京的上风口、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市的水利资源保护与首都用水安全紧密相关。
近年来,我市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在对云州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同时,加大了对水库上游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实施了清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洋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赤城县汤泉河、白河综合治理工程等河道治理工程,提高了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也改善了北京上游河流生态面貌。
我市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涵养水源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据调查分析,官厅水库年入库泥沙量已由80年代去的90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00万吨。
赤城县境内有黑、白、红三条河流,输水量占密云水库蓄水量的53%,成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地。我市在自身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对北京尽可能的增加下泄水量,从2004年起至2011年,共向北京集中输水21025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我市抓住国家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发展环境友好产业,风电、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太阳能新城等项目建设,如今,清洁能源产业方兴未艾,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而发展低碳、生态、新兴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将有助于水环境质量保持较好水平,实现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