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建议北京建立城市水利体系,强化水利管理机制
建议北京建立城市水利体系,强化水利管理机制
发布日期:2012/9/5 10:14:41

  今年7月21日,北京降了一场六十多年来的特大暴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北京城市的水利建设已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水利配套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防汛抗洪、抗旱能力尚待提高。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京自然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新的平衡还没有形成:


  1、北京抗洪排涝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城区许多胡同、老房子、平房、排水管道老化、破损、堵塞比较严重,少数地方还是解放前所建,坏了只是局部修补,没有换成大容量排水管,排水系统陈旧,时常积水,雨量稍大一点就成灾,一楼进水、通行困难;新建房屋、马路排水系统设计能力小,排水功能差,许多工程排水系统施工滞后,对突发事件估计不足。


  2、除东、西城区和部分二环路一些地方外,占城市面积大多数的二环路外的近郊区、并不断扩展到三环、四环、、五环及六环一部分的远郊区农田几乎已消失,除绿化带小,植皮不断减少,雨水可渗透性机会显着减少和城市用水量增加、地下水过度开发而造成北京市地下水迅速降低。


  3、土地表面化层扩大,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居民区、商店等全覆盖、绿化面积不断缩小、露天的天然土地越来越少,连房前屋后、“天井”土地逐步被封死存车,使北京自然蓄水度降到极限;


  4、许多河流、湖泊、湿地因建筑用地被不断填埋,如护城河、高梁河东段等,北京湿地只剩二、三处,二环路以外的郊区所有马路二侧土扩展为马路后全部改建成正规化小管道排水,使排水功能急剧下降,土排水沟纵横交叉,分布密集,范围广,对排水作用非常大,如白颐路过去没有看到马路发大水,自改建后,多次出现路成河。


  5、现存河流、湖泊,除少数几处(如颐和园昆明湖),曾进行清淤除泥外,大多数河道、湖泊未见清淤除泥,使河床增高,蓄水能力下降,河水倒罐。


  6、除少数现代建筑外(如奥运场馆),全市90%以上建筑物、居民小区、机关、学校等仍无雨水回收装置,下雨时100%雨水全部排放汇集到马路中去,使马路汇成河流,更使下凹型立交桥洪水泛烂成灾。由于北京是严重缺水城市,大量雨水被白白流失掉,非常可惜。


  7、北京每年平均下雨量只有572mm,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雨量大大减少,最少时只有300多mm。南水北调只起调剂作用,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虽然7·21北京平均降雨量为160mm,相当于颐和园昆明湖35个水量,然而有2000万人口的北京,一天用水量就相当于1个昆明湖,缺口很大。


  8、大量的汽车尾气,空调排放热气,各产业排放废气是产生大气变暖因素之一,它使空气湿度降低,干燥,影响雨量减少。


  北京不是水多了,而是水少了,只不过全年分布极不均匀,北京重点是要抓住一切机遇蓄水。夏天是降雨、大到暴雨多发期,要集中力量防洪排水,但要采取多渠道、方法多样、措施得当积极蓄水,将雨水回收起来,蓄、防相结合方针,错过机会北京仍处在缺水状态之中,因此必须要大搞水利基本建设,建立北京水利体系,强化水利管理机制,合理使用水资源,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使水资源更好地为2000万北京人民服务。


  一、市政府应强化北京市城市水利建设常设机构——“水利建设管理局”。


  1、全面负责、监管城区和郊区水利基本建设,不但要修大、中型水库、还要修小型、微型水库,开挖人工河流、湖泊、池圹、发展水生植物、渔业生产,形成北京较完整的水利体系。


  2、强化水资源管理力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均要建立雨水蓄水回收装置、设施(如水塔、水箱、水柜、池圹、地下蓄水池等),今后要严禁用自来水浇灌绿地、花草、树木和洗车,一律改用雨水、再生水、循环水、生活污水等,只在特殊情况经审批才可用。


  3、今后新建筑物和居民小区等,必须要建有雨水回收装置、设施,否则水建管理局不予审批,严格验收制度,不断扩大雨水利用率。


  4、有计划改造现有建筑、马路等排水系统,包括解放前后旧居民区,逐步增换粗管道大容量排水设施(能经受50年一遇),加大立交桥排水系统改造(增大抽水泵、设立蓄水池或管道吸水法排到地面排水沟内等),每区建造若干条排水渠(明、暗均可),把水引入指定地方,疏通现有河道,清淤除泥。


  5、开挖环城河流,可利用全市现有河道、湖泊基础上深挖、加宽,改造基础上,挖掘新河,使全市各区河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环城河,保证全市雨水蓄水量充足,如水量过剩时可利用所建闸门排放水到指定地方,达到环城河全年都有一定水位的储存水,每区还可建造1~2个较大的人工湖蓄水并与环城河相通,可用闸门连接,便于调节水量。环城河流域造成综合性功能,绿化、文体、娱乐、航行等为一体,并供一定用水需求。


  二、市政府应将北京市城市水利建设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去,并作为今后历次的五年规划。城市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长期任务,也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重要内容之一。每年邀请国家和北京水利专家进行论证(吸收各部门、地方负责人、部分群众参加论证会)。


  三、市政府每年应把建设资金列入财政计划中去,这是一项较大工程,还要得到国家和中央支持(材料、资金、设备、招聘技术人才、招标等等)。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吕梁市:做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管理工作
“水患之河”到“幸福之河”的蝶变——福建
高质量发展看广元:“海绵”里的便民利民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5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