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消息:
湖北台记者王斯擎、汉川台记者张玲报道:
由汉川市川东环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阶段,预计本月底正式开始投入运行。届时,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为园区工业的发展、企业落户提供了保障。
汉川市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坚决执行严格的耗能行业准入制度,设置规划、环保、土地三道“门槛”,将“环评”、“三同时”作为堵住建设项目源头污染的重要关口,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两高”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去年,先后有20多个过千万元的“两高”项目,15家短期经济效益可观,但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企业被拒绝或关停,从源头上确保“低碳”。
对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汉川市积极为其争取项目资金,市财政每年还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并建立了“低碳”技改项目办结绿色通道,落实了项目优先评审、市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市内金融部门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技改的积极性。永和安集团将柴油燃烧炉改为天然气燃烧炉,年节约柴油2600吨,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湖北桥建等5家水泥厂改造除污设施,各投资10万余元安装了袋式除尘器,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并将原来散落到空气中的粉尘(水泥)回收起来,不到3年就赚回了除尘设备投资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这个市还以汉川电厂为中心,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目前该园内汉川电厂三期扩建、30万千瓦发电机组脱硫、20万方加气块和石膏建材、100万方蒸汽供热等一系列项目在相继建设之中,形成电厂煤渣、脱硫产品和热电联产的循环利用。
“低碳”工业使汉川市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实现经济社会“双赢”。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4.5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全年目标的22.6%,实现工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27.0%;实现销售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34.2%。
湖北广播消息:
湖北台记者王斯擎、汉川台记者张玲报道:
由汉川市川东环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日处理能力达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阶段,预计本月底正式开始投入运行。届时,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为园区工业的发展、企业落户提供了保障。
汉川市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坚决执行严格的耗能行业准入制度,设置规划、环保、土地三道“门槛”,将“环评”、“三同时”作为堵住建设项目源头污染的重要关口,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两高”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去年,先后有20多个过千万元的“两高”项目,15家短期经济效益可观,但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企业被拒绝或关停,从源头上确保“低碳”。
对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汉川市积极为其争取项目资金,市财政每年还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并建立了“低碳”技改项目办结绿色通道,落实了项目优先评审、市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市内金融部门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技改的积极性。永和安集团将柴油燃烧炉改为天然气燃烧炉,年节约柴油2600吨,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湖北桥建等5家水泥厂改造除污设施,各投资10万余元安装了袋式除尘器,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并将原来散落到空气中的粉尘(水泥)回收起来,不到3年就赚回了除尘设备投资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这个市还以汉川电厂为中心,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目前该园内汉川电厂三期扩建、30万千瓦发电机组脱硫、20万方加气块和石膏建材、100万方蒸汽供热等一系列项目在相继建设之中,形成电厂煤渣、脱硫产品和热电联产的循环利用。
“低碳”工业使汉川市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实现经济社会“双赢”。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4.5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全年目标的22.6%,实现工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27.0%;实现销售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