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的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能否完成,污水处理厂是关键。按照规定,污水处理厂必须于6月30日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可是,督察组发现,来宾的一些污水处理厂建设有些滞后,甚至出现了污水处理厂建成半年后因为没有技术人员而运行不了的状况。
5月26日,督察组来到来宾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该厂规模为日处理污水5万吨,于2009年5月建成投入试运行,目前的日平均处理量为3.15万吨,但在运行中存在三大“硬伤”:一是进水量未达标;二是进水化学需氧浓度不够;三是进水口没有安装在线监测,不能核算减排量。督察组一行对该厂能否顺利完成减排任务有些担心。
5月27日,督察组来到合山,这里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半年了,可是因为没有技术人员,运行不了。
“你们没有安排人去培训吗?”督察组问道。
“安排了,可是,回来后,他们还是不会用。”负责人答。
“培训了都不会,你们聘的是些什么人?”督察组又问。
“我们是从自来水厂请的人,是中专学历,还有技工学校毕业的。”负责人答。
对于该厂存在的问题,督察组要求尽快派出人员跟班学习。
在对来宾各县的检查中,督察组还发现了多处问题:金秀污水处理厂的厂区设备、生产用电线路、变压设备没到位;武宣污水处理厂还有50多米主管尚未完成,预计10天后完成管网的铺设;象州污水处理厂总计8.1公里管网,还有1.2公里没有建设;忻城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还没有安装,在6月30日前投入运行尚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