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地上是绿草如茵,好像一座小游园;地下是污水处理池,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灌溉农田——7月21日,随着江苏省与日本国环境省进行了备忘录签署的换文,中日合作的兴化市戴南镇赵家村、董北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示范设施的所有权,正式移交给中国有关方面。
中日合作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示范项目,是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期间,两国环保部门签订的中日合作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十二五”期间污染减排的试点项目,重点用于农村。该项目同时在江苏省和重庆市两地试点。目前,戴南镇已建成日处理工业污水各2000立方米的两个污水处理中心和若干酸洗厂,形成两大“工业污水处理区”。戴南镇将镇区污水集中处理和边远村庄污水分散处理两种方式相结合,得到了中日专家的一致肯定。
“这个项目自动化程度较高,设备运行时无需人员操作和监控。污水经处理后,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小于60,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国家一级标准。经过一年的试运行,试点两个村周边的水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乡更显生机。”兴化市戴南镇镇长黄寿余说,两个试点村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行成本并不高,日处理150吨的生活污水项目一年只需投入药剂、电费等成本1万余元,两个村近3000人的污水处理成本全年仅需3万元左右,平均每人不到10元钱。而且,为了不增加村民负担,所有支出均由镇、村财政买单。 (桂 冕 周 丽 巍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