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城县大力推进“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实施蓝天工程。2005年以来,全县共关停小火电企业三家,监督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安装了脱硫设施,督促全县28家煤炭开采企业安装了煤尘治理设施,23家建材企业安装了废气除尘治理设施,6家建瓷企业安装了煤气发生炉清洁燃料生产设施,6家化工企业安装了化工尾气回收治理装置。同时,对全县131家重点化工企业进行了污染物全面达标治理。通过持续实施蓝天工程,全县空气质量大大好转。
实施碧水工程。2005年以来,他们在沁河、芦苇河流域关停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2家,小化工企业52家。在实施关停的同时,县政府投资7000万元,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使城镇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监督沁河、芦苇河沿线27家煤炭开采企业全部建成了“一体化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全流域废水100%达标排放。同时,县环保局制订了《阳城县城镇饮用水源专项治理方案》,编制了《阳城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与环境评估技术报告》。通过不断实施碧水工程,持续加大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了全县水环境安全,让人民喝上了放心水。
实施绿地工程。2005年以来,阳城县累计投入8.5亿元,持续实施了县城绿化、通道绿化、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村庄绿化等四大工程,使城乡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目前,建成了东坡头、虎头山、骏马岭、阳高泉、凤西、美韵六大森林公园,全县新增绿化面积近20万亩,县城绿化覆盖率由7%提高到38.9%,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在实施三大工程的同时,阳城县环保局同步建立了严密的检测监控体系,制订了《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排污管理办法》、《危险物品管理办法》、《放射源管理办法》、《环保违法行政处罚流程》和《环境违法案件集体审议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整套监督管理制度。每年组织人员核对、编制全县工业企业汇编,对每个污染源进行建档,实现了对全县工业企业监管的全覆盖和全掌控;建立了五个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五个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全天候”监控。 (谢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