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瑞士三“水城”
座谈“亲水”“护水”
本报专访
瑞士三市长
5月29日的世博会瑞士三“水城”专题日,本报作为山东省唯一受邀媒体参加了座谈活动。“市民该如何亲水?”、“水资源怎样利用和保护?”活动当天本报也对瑞士日内瓦市长马努埃尔·托纳尔先生,苏黎世市长科琳·莫赫女士以及巴塞尔市长居伊·莫润先生分别进行了专访,他们很开心能通过本报和山东的朋友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初见日内瓦市长马努埃尔·托纳尔,他把外套搭在肩膀上,让人感觉十分随和,记者提议——“不如在展馆的大屏幕下吧,那里播放着瑞士市民亲水的镜头,很有气氛。”“这个主意好!”托纳尔笑了起来,“人们和水的关系就应该是融洽和谐的。”
日内瓦意味“水的诞生”
冰川之水纯净似泉水
山东商报:很高兴您能抽出时间和山东的朋友交流关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托纳尔:很高兴能通过你们报纸和山东的朋友交流,你们城市也有这么丰富的水资源,的确令人兴奋和开心。瑞士是世界上较早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双边关系,日内瓦和济南也因为水有了更多的缘分和话题。
山东商报:日内瓦湖是你们城市最主要的水资源吧?
托纳尔:日内瓦就位于日内瓦湖畔(也叫莱芒湖,LakeGenevaorLakeLéman),有一种说法是,日内瓦的意思便是“水的诞生”,因为日内瓦依偎着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白雪皑皑的群峰,而日内瓦湖的水正是来源于高山冰川雪水,欧洲数条河流都源于这里。同时,这样的水源也让日内瓦湖非常清澈,当然,我知道你们的泉水也很清澈。(笑)
亲水该由市民说了算
政府应提供干净的水
山东商报:现在很多济南市民想看看其他城市的市民是怎么和水亲近的,在这方面你们城市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托纳尔:(自豪地指着大屏幕)通过展馆的视频展示你应该能看到,在湖中,人们乘船欣赏湖光山色,玩帆船、帆板或者游泳;在湖边,大人们晒太阳,小孩们喂天鹅,离岸不远的人工小岛上还能举行微型音乐会,城市中心也引来干净的水供大家饮用和游玩……这些都是市民亲水的方式,总之,城市中有水,就想办法让他们多接触和享受。
山东商报:这些都是政府引导和采取的措施?
托纳尔:(笑)这可不是我们政府的主意,这都是市民的意见,亲水的方式都是市民提出的,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满足他们亲水的愿望。比如,我们城市中的喷泉亲水点,除了历史遗留的,很多都是市民提议建设的,也的确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主要是他们来使用这种资源。
我们首先要做的,和一直要做的,就是为市民提供干净的水资源,在这方面我们走过弯路,所以现在更加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水边不一定建标志建筑
关键是让水和人“和谐”
山东商报:比如旅游,我们都知道日内瓦湖上的“液体雕塑”——高140米的日内瓦喷泉就成了你们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很多游客,也成为了城市的名片。
托纳尔:其实,那里不是刻意建设的,早期的喷泉曾是日内瓦手工作坊的排水口,那时需要将水释放出来,于是人们在作坊外安装了一个排水口,水柱有30多米高,后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日内瓦市政府决定将喷泉移到现在的位置,并为喷泉改装了新的电泵,算是尊重历史的改造吧。
我感觉,城市中有水资源,那是十分珍贵的,水就像空气一样,是流动的,我们应该把握住,让市民享受,但是最重要还是保护。标志性建筑、大型亲水场所,都要确保不破坏水资源,而且建成之后,能够确保人们和水的和谐相处,这是很重要的,能达到这种效果,就算是成功了。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济南的市民朋友问好。如果大家都喜欢城市中有水,且能和水和谐相处的感觉,那就让我们一起保护大自然赋予的这种美丽和景色。”
日内瓦市市长马努埃尔·托纳尔向本报读者发来问候
日内瓦
日内瓦市位于日内瓦湖的西南端,偎依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之中。全市仅有18万人口,因此使人能够轻松地融入该城市。尽管人口相对较少,但它却是200多个国际组织的所在地,因而享誉全球。日内瓦区域面积不大,仅为282平方公里,四周被法国环绕。穿越日内瓦的主要河流是罗纳河和奥维河。
巴塞尔市长介绍家乡经验
船行水上
废油也能来发电
巴塞尔正采用一套综合方案,大力开发莱茵河流域从航运、游泳到岸上餐馆和文化活动的广泛用途,使莱茵河既成为运输航线,又是娱乐、休闲、运动、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巴塞尔市长居伊·莫润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希望有机会能够多和济南这样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交流与合作。”
“治水”带来的经济效益
已补偿了当初的投入
“过去,在莱茵河游泳可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居伊告诉记者,在20世纪中叶,由于生活废水、高毒性废弃物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莱茵河污染达到历史上最严重的程度,“政府持续的努力和投入才换来现在的成果,莱茵河沿岸成为了深受喜爱的生活居住区域、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运输航道和动植物生物圈——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于过去30年间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上的投资额度。”
石英、森林都是“过滤器”
舱底油收集可用来发电
巴塞尔市为其居民提供饮用水的方法在我们看来是很“神奇”的。“我们采用了80厘米厚的石英砂过滤器悬浮沉积物,为了使天然过滤器尽可能长时间发挥功能,该系统定期倒灌空气和水,冲刷石英砂中的任何杂质。此外,莱茵河河水在抽入城市水库之前还会绕道河边森林,在土壤中进行生物净化,这些方式都是天然和环保的。”“莱茵河巴塞尔港口已拥有了一艘名为“BiboRegio”舱底油污水处理船,该船上装有污水处理设施,能够将危害生态环境的舱底油收集起来,用于火力发电。”居伊自豪地说道。
上千市民畅游莱茵河
希望和济南“交换经验”
“干净的水有了,就要惠及市民。”居伊告诉记者,“莱茵河促进计划”是“城市发展行动方案”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改造莱茵河两岸的公共区域,满足各类人群的广泛要求。“人们可以闲情漫步、和孩子们嬉戏玩耍、慢跑,或尽情享受野餐。炎热的夏天,莱茵河便是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成百上千的游泳爱好者喜欢在莱茵河中随波漂流,非常享受。”“你说济南”要修建泉水浴场,这也是政府想让市民更多亲水的举措。”居伊最后表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多和济南这样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交流与合作。”
巴塞尔
位于欧洲中心三国交界处的世界性都市巴塞尔是莱茵河上的一座古城,拥有20万人口。城市横跨莱茵河两岸,面积为37平方公里,是瑞士第二大商业中心。美丽的历史古城,穿越城市的莱茵河,不胜枚举的公园和游乐场,干净,安全,这就是巴塞尔的写照,不管是游客、新来的人,还是当地人都很喜爱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