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国家水网顶层设计发布 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
国家水网顶层设计发布 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
发布日期:2023/5/26 11:53:19
    5月26日刊发文章 《经济参考报》5月26日刊发文章《国家水网顶层设计发布  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文章称,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建设、重点河段河势控制,针对重点河段适时开展提标建设,构建重要江河绿色生态廊道,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成功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

    不过,由于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解决水资源空间失衡问题,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也是解决生态环境累积欠账、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有效应对水旱灾害风险、更高标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迫切要求。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将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根据我国自然地理格局、江河流域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及河湖水系连通情况,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和区域网组成。未来根据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

    同时,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充分发挥长江、黄河等国家重要江河干流行洪、输水、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生命线作用,用足用好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能力,提高工程供水效益。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国家水网顶层设计发布  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文章称,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建设、重点河段河势控制,针对重点河段适时开展提标建设,构建重要江河绿色生态廊道,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成功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

    不过,由于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解决水资源空间失衡问题,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也是解决生态环境累积欠账、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有效应对水旱灾害风险、更高标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迫切要求。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将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根据我国自然地理格局、江河流域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及河湖水系连通情况,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和区域网组成。未来根据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

    同时,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充分发挥长江、黄河等国家重要江河干流行洪、输水、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生命线作用,用足用好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能力,提高工程供水效益。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


来源:新华社

最新资讯
在嘉兴,河湖长制如何“护航亚运”?
中国水环境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河东资源循
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今年山东水环境治理提前
济南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 中心城区雨污
深圳福田:排水管网精细化管理 畅通城市地
烟台城市防汛迈进“智能时代” 地下管网会
2022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水
南充、内江立法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三湘四水逐步建好海绵城市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
热点资讯排行
1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2“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5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6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7喜讯!苏伊士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8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9入选住建部“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华为云携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