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房体渗水、立面脱落、线管私拉乱接、道路坑洞、板块断裂、雨污混流、管网失修、积水内涝、景观缺失、活动场所功能丧失等问题,是大多数老旧小区居民的困扰。如何因地制宜地让小区既有“新面子”又有“实里子”,是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出的考验。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苑新村在进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中,积极探索新模式,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让小区“里子”“面子”兼具。建成后作为宜居试点,先后多次获得表扬,对区域内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起到了示范作用。东苑新村隶属于吴中区长桥街道,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拆迁保留区,属于典型的城市建成区老旧小区,北侧毗邻吴中东路,东侧为东苑路,西侧为东吴北路,南侧紧邻河道。建筑形式为多层住宅楼,共11幢居民楼,36个单元,408户,占地面积约为1.85万平方米。
以人为本营造舒适人居环境
项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展现“户外、自然、健康、邻里、舒适”的元素,从建筑、道路、排水、景观四个方面系统考虑,采用立面出新、道路翻修、停车位修复、化粪池填埋、新建雨水立管等传统改造手法,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苏州实际,在满足水安全的前提下,以排水工程衔接各专业工程,从源头、过程、末端系统化梳理排水现状,在室外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小区周边区位及绿化改造,统筹考虑选择海绵措施,因地制宜采用雨落管断接、支管截留、改良式雨水花园、停车场生态化改造等系统化技术手段,保证汇水分区的最优划分,实现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达到改造与保护相平衡,打造一个以绿色生态健康循环系统为核心的“新”小区,为小区居民营造舒适、美观、健康、洁净的居住环境。
改造后主入口鸟瞰图
建筑工程改造重点以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为主,实施建筑墙体防渗处理和立面出新,对于平屋面进行保温和防水改造,坡屋面更换防水层和屋顶瓦片,单元内进行扶手改造、增设单元门和门禁系统;通过采用三网合一皮线光纤、明敷管入户等措施,确保外立面及楼道内的线缆整洁;在小区入口增加门禁系统,实现人车分流。屋面径流是潜在的非点源污染,改造中将可收集的屋面雨水,通过建筑雨落水管断接方式,有组织地引入改良式雨水花园内,从而控制屋面径流量与径流污染。
道路工程统一进行“白改黑”改造,结合雨落水管断接,同步翻建混凝土建筑散水坡,避免雨水入渗底层自行车库;结合海绵措施,将破损停车场改造为内嵌式透水植草停车场,结构层采用钢渣透水混凝土,面层采用模框植草砖,雨水直接下渗,在保证透水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绿意。
排水工程在满足水安全的前提下,对查出的混接点进行彻底分流和封堵处理,化粪池进行专业填埋处理,结合道路改建施工,对雨污水检查井加固并更换井盖,加装干管检查井防坠落装置;改建垃圾收集点,设置垃圾收集点渗滤液收集系统;建筑南北立面立管全部更换改造为雨污两套排水系统,针对庭院式底楼无法进行传统立管改造的建筑,采用新型楼宇分离器截流控制初期雨水和旱流污水进入雨水系统,实现初期雨水弃流。
改良式雨水花园雨天实景
景观工程以提升人居环境为主,让居民走出户外、增加交流。由于老旧小区内条件有限,海绵设施选取易维护、效果好的技术措施,在主干道一侧采用改良型的线性雨水花园,收集主干道和部分屋顶雨水并进行有组织的滞蓄,建筑屋面雨水和道路径流雨水通过雨落管断接、开孔侧石进入雨水花园。通过更换雨水花园内原有的种植土层,重构绿地系统,小雨时雨水经过滤层净化后渗透至沟底的盲管排入雨水管道,大雨时雨水通过设置在雨水花园内的溢流井溢流至小区排水系统。植物搭配方面,优先选用本土植物,在种植策略上选择常绿、耐淹、耐旱、耐污、耐寒等多重要求的植物,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生态植物景观群落。
“改造+海绵”形成示范样本
项目建设完成后,海绵设施运行情况良好,通过小区内海绵技术实景展示和小区内居民的切身感受,为海绵城市理念在社会上的普及和正确解读营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在环境和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内嵌式生态停车位实景
小区内布设的雨水花园、内嵌式全透水植草砖停车场,可使道路两侧、设施周边及屋面雨水有滞留、缓排,可一定程度上削减峰值流量,进而降低区域内雨水管网负荷;改造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提高至50.2%,设施内搭配的各级配层,可削减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面源污染削减率可提高至42.7%,最终达到了“控源—截污—净化—保洁”的效果,有效减轻了水环境污染风险,增强了排水除涝能力。
项目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绿色人居理念融入建成区老旧小区建筑、道路、排水、景观等方面的综合改造中,保障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其创新实践不仅为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也为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树立了典型的示范样本。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