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处内涝点已完成37处整治,其他29处正按计划进行推进;排水设施127项任务已完成123项,其他4项任务预计12月30日完成……截至10月底,长沙城市内涝隐患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为城市的安全与稳定筑牢根基,让市民在面对降雨天气时多了一份安心与从容。
未雨绸缪,精准调度解难题 今年前10个月,长沙全市累计降水量达1636.3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19.8%,汛期(4月1日起)累计降水量1311.0毫米,较历年同期更是偏多32.5%。强降雨频繁光顾,给城市排水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据统计,全市城区共出现积水点352处,经仔细甄别确认内涝点为66处,其中内6区62处,长沙县4处。
面对严峻挑战,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整治内涝点的攻坚战。尤其在精准调度方面,市城区防办展现出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未雨绸缪是化解难题最好的方法。排水设施改造往往还涉及燃气管道、军用光缆迁改,更是马虎不得。
前不久,市住建局、市资规局、市城管局以及雨花区相关单位、市高速公路管理局、新奥燃气公司、军用光缆管理公司、相关设计勘察等多个单位负责人,就王家咀站上游低排管涵改造工作召开专题协调会。由于这一改造工程关系到周边众多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生活与生产运营,既要解决内涝积水隐患,又不能影响燃气和通信安全。
最终,协调会明确由雨花区公建中心继续细化实施方案,征求新奥燃气公司的意见,并报区政府同意后实施,稳步推进排水改造工程,为后续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销号,督查整治除隐患 位于长沙县的京港澳高速长沙收费站,过去遇到大暴雨极易发生内涝积水,严重影响市民出行。今年以来,在长沙市住建局的指导下,长沙县城区防办通过西龙路箱涵与盼盼路箱涵连通闸门工程,极大提升了收费站周边排水能力。
“逢大雨内涝积水的情况,在今年明显缓解,2024年雨季多轮强降雨天气过程中,这里只有一次出现积水,但很快也就恢复了正常。”11月6日,站在京港澳高速长沙收费站附近的申湘路箱涵边上,长沙县市政设施维护中心维护部副部长范斌介绍,距离2公里外的西龙路箱涵行洪闸,是解决这个内涝积水点问题的关键。
作为已完成销号的内涝整治任务,京港澳高速长沙收费站并不是唯一一个。来自市住建局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长沙市193个城市内涝常态隐患整治任务完成率达82.9%。其中,66处内涝点已完成37处,其他29处正按计划进行推进。排水设施127项任务已完成123项,其他4项任务预计12月30日完成。
隐患一个个销号解除,和日常的督查整治密不可分。上个月,市城区防办负责人带队,再次对全市66处内涝点分区展开督查,通过查看现场和座谈了解整治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对整治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和要求,确保整治任务按期完成。
联排联调,保障城市有序运转 据介绍,长沙实行点长负责制,对红旗渠沿线、比亚迪、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高桥建材市场等7个重点内涝点,加大调度频次,由点长每周跟进整治进度,按周调度,全力推进重点内涝点整治工作的进展。
10月25日上午,市城区防办组织相关专家、设计单位召开长沙市排水系统联排联调方案审查会议,并顺利通过审查,下一步将在汛期检验联排联调方案的操作性,并逐步完善。
“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强化洪涝联排联调;做好易涝积水点和风险点整治,重点加强地下空间的防涝措施”,也是住建部的明确要求。长沙市正用好新增国债和超长期国债资金,持续完善“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另外,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系统推进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尽快消除内涝点。
在针对城市内涝常态隐患整治过程中,长沙市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推进内涝积水点整改攻坚和排水设施的系统改造,全力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城市的有序运转。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