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技术 > 揭秘太湖蓝藻的奇幻旅行 藻泥成生态有机肥原料
揭秘太湖蓝藻的奇幻旅行 藻泥成生态有机肥原料
发布日期:2013/6/21 13:18:04

  天热了,无锡对于蓝藻的关注度也高了起来。记者从市水利部门获悉,由于气候因素,今年太湖蓝藻的发生时间比去年早近一个月,因此今夏的蓝藻打捞工作随之提前。有数据显示,截至本月我市已累计捞出蓝藻28万余吨。但市民更关心的是,这些浮在水面既刺鼻又有碍观瞻的不速之客被打捞起来之后究竟去哪儿了?


  昨日,记者便带着市民们好奇心踏上了太湖蓝藻的追访之旅,揭开一瓢太湖蓝藻从监测、打捞到最终后继化处理化废为宝的“奇幻旅行”。


  第一站:感知太湖监测指挥中心


  关键词:搜索


  【现场】32只“天眼”锁定藏身处


  治理蓝藻第一步便是要准确定位蓝藻爆发的具体位置。若是搁在前两年,这可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偌大的太湖,想要找到蓝藻只能靠打捞人员划着船“肉眼搜索”,既花费时间又耗费人力,效率还不高。不过,眼下这件事却好办多了,依托“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智能系统,如今监测人员只需坐镇后台指挥中心,太湖沿岸各重点水域湖面情况便能“无死角”地即时显示在电脑大屏幕上,任凭蓝藻再怎么东躲西藏,也能快速地被找出来。


  “杨湾蓝藻较多,请相关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打捞!”昨天在物联网治水系统的后台指挥中心内,值班人员李斌通过监控大屏上亮起的橙色预警灯,迅速定位到了蓝藻爆发的所在水域,并第一时间通过GPS向附近的作业船发出打捞指令。从发现蓝藻到赶赴现场进行打捞,耗时不过短短10分钟。李斌介绍说,这套物联网治水系统从2010点试运行至今,遍布于无锡太湖沿岸及湖面的感知监测点已从最初的7个增至32个。这些“天眼”一方面通过3G网络传回现场视频画面,观测水域蓝藻情况,还能通过安装在监控探头下方的智能芯片对水面颜色、纹理进行图像分析,自动测算出蓝藻爆发指数,一旦触发相应的预警级别,就会自动发出绿、橙、红三级警报。


  在今年的夏季太湖蓝藻预警监测中,该系统对无锡主要的入湖河道和太湖的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湖水的PH值、溶解氧、浊度、水温、透明度、照度、风向、风速、藻类总密度、叶绿素A等数据。“从前数据分析都是人工取水送进实验室化验,一般要2天才能出结果,现在通过‘感测’,4小时就能搞定!”李斌告诉记者。


  【新招】建立数据库摸清蓝藻“脾气”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完善这套感知系统,近年来技术人员始终不间断地进行功能升级和系统优化。


  李斌告诉记者,今年这套系统又多了一项新功能———历年蓝绿藻数据报表。“近年来蓝藻的发生时间、规模及当时的水质条件等数据如今都汇总到系统的数据库,并可根据不同类别生成相应的图表,看起来非常直观。”


  据介绍,这一张张反映蓝藻生长情况的“曲线图”,为治水专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掌握特定水域的蓝藻生长规律和特点,使得每年的蓝藻打捞工作都能提前进行预判,届时应对起来将更加胸有成竹。


  第二站:机械化蓝藻打捞船


  关键词:打捞


  【现场】机械化作业“揪”出蓝藻


  在杨湾附近的湖面上,年过半百的顾继根夫妇正驾驶着蓝藻打捞船在湖面上游弋巡视。顾师傅一边观察着微波荡漾的湖面,一边熟练地控制着船速并且密切注意船载GPS的最新情况播报。


  顾师傅夫妇俩早在2007年水危机爆发那年就成为了太湖蓝藻打捞大军中的一员,如今可以称得上是蓝藻打捞一线工人中的元老级人物了。一说起自己6年多来的蓝藻打捞经历,顾师傅的话匣子便有些收不住,“现在打捞设备比以前要先进多了,岸上还有物联网监控,发现情况后就通过GPS通知我们开船过去打捞,效率高多了。”一旁的老伴则时不时插上几句,“以前我们都是拿粪勺一勺一勺地捞,你说这得捞到啥时候。”如今,顾师傅夫妇开上了由中船重工702所自主研发的蓝藻机械化打捞船,这让他们轻松了不少。“打捞船前部下方装有一个簸箕状的铲斗,当船开至蓝藻密集的地方只要把铲斗沉入水中,用泵直接抽走漏入铲斗的蓝藻就行了。”顾师傅告诉记者,现在一艘机械化船的日常工作量已相当于过去人工的30倍。当然,除了机械设备外,顾师傅还练就了一套打捞蓝藻的独门绝活———看风向找蓝藻。“今年蓝藻出现时间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在5月下旬部分水域的蓝藻厚度达到了八九厘米。而只要在蓝藻发生期间,湖面刮起东南风、西南风时,蓝藻就会向太湖无锡段聚集。如果是西风、北风的情况下,蓝藻就要少一些。”


  【新招】物联网绩效考核告别“大锅饭”


  眼下依托物联网感知技术,不仅提高了蓝藻打捞的工作效率,更提高了顾师傅们的打捞积极性。


  顾师傅指着船尾的GPS系统告诉记者,GPS系统不仅是作为蓝藻情况的监测利器,今年还成为了他们这些一线蓝藻打捞工人工作量的客观评价依据。“以前捞多捞少,拿的钱都一样,现在都是按工作量来说话的。”


  据了解,如今通过物联网治水系统的后台指挥中心,考核人员点开任意一艘在湖面上运行的蓝藻打捞船图表,每艘船的运行轨迹、活动时间、打捞量等数据便一目了然。如此一来,蓝藻打捞工的工作量考核更加客观准确,避免了“大锅饭”的现象。顾师傅坦言,由于直接与收入挂勾,引入了这套蓝藻打捞绩效考核的方法后,现在一线打捞人员的干劲明显更足了,在机械化打捞设备的辅助下,今年蓝藻打捞效率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成都小微水体治理扮美乡村人居环境
会“呼吸”更防涝 包头这些道路将完成“海
山东潍坊大力推进高质量节水型城市建设
中国十七冶:设计研究院开展排水积水问题交
通过韧性金融建设更具韧性的城市
河北开展“消黑除劣”专项行动确保城市黑臭
台州精准定位汛期污染“点、线、面”
山西全面加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
安徽省住建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生活
创新排水设施建设运营模式 长沙城区排水一
热点资讯排行
1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2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3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4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5“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8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9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10入选住建部“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华为云携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